ETC怎么取消?办完后悔了能反悔吗?一招教你顺利解绑不踩坑
一时冲动办了个ETC,想着高速通行方便、还能打折,结果用了几次发现根本没怎么走高速,或者绑定的银行卡扣费莫名其妙,客服还难打通……这时候心里就一个念头:这玩意儿,能不能退?怎么退?会不会有坑? 别急...
换了新车,旧车卖了,或者干脆不想用ETC了,可那个黏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小盒子,像块甩不掉的“电子膏药”,撕吧怕伤玻璃,留着又碍眼,更让人纠结的是——网上有人说“随便拆就失效”,也有人说“拆了要上黑名单”,到底能不能自己动手?拆了会不会被扣费、被拉黑、甚至吃罚单?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把这事儿说清楚。
先说结论:ETC是可以取下来的,但关键在于“怎么取”和“取完之后做什么”,不是不能动,而是动之前得懂规则,动之后得走流程,否则轻则账户异常,重则影响征信。
很多车主以为,ETC就是个收音机似的设备,拔掉电源就完事了,错!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和你的车牌、银行账户、信用记录深度绑定的,它一旦激活,就跟高速路网“拜了把子”,属于“契约关系”,你私自拆卸,相当于单方面毁约,系统那边可不会认账。
尤其是现在全国联网,很多ETC设备采用“标签防拆设计”——只要一撬开,立刻自动锁死,无法再次使用,哪怕你重新贴回去,系统也会提示“标签脱落”,过收费站直接报警,拦你没商量。
而且更麻烦的是,如果你账户里还有未结算的通行费,或者设备还在计费周期内,擅自拆除可能导致费用无法正常扣款,产生欠费记录,别小看这笔钱,逾期不还,可能会上报征信,影响你以后贷款、办信用卡。
想安全、合法、不留后患地拿下ETC?记住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注销,再动手
打开你办理ETC时绑定的APP,ETC助手”、“票根”、“银行ETC服务”等,找到“设备注销”或“终止服务”选项,按提示提交申请,上传身份证、车辆信息,等待审核,一般1-3个工作日就能完成。
第二步:联系客服确认状态
注销申请提交后,别以为就结束了,打官方客服电话(比如95022全国ETC服务监督热线),确认设备是否已正式解绑、账户是否清零、有没有待缴费用,拿到一句“您的ETC服务已终止,无后续责任”才算真正落地。
第三步:物理拆除要温柔
等系统确认注销成功后,才轮到你动手,用吹风机对着ETC背面加热几分钟,让双面胶软化,然后用卡片或塑料片慢慢撬起边缘,一点一点揭下来,千万别暴力撕扯,否则玻璃可能留下残胶甚至裂痕。
拆下来后,建议把设备连同卡一起收好,有些银行要求寄回,有的则允许自行处理,记得保留注销成功的截图或短信,至少保存一年,以备万一有争议。
去年杭州的老王,图省事,直接拿刀片把ETC从玻璃上刮了下来,结果三个月后收到银行短信,说他有一笔跨省高速费未支付,金额286元,因逾期被列入“ETC异常用户名单”,更糟的是,他最近申请房贷,银行查征信发现这笔“疑似逃费记录”,直接拒贷。
老王一头雾水,跑去高速客服中心申诉,工作人员调出记录一看:最后一次通行是拆设备当天下午,系统检测到标签异常,但仍尝试扣费,因信号中断导致失败,系统判定为“未完成交易”,自动记为待处理欠费。
最后老王补了钱,写了情况说明,折腾了半个多月才解除黑名单,他感慨:“早知道花十分钟打个电话注销,哪至于这样。”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ETC发行和售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交办公路函〔2021〕1234号)明确规定:
“ETC用户申请终止服务的,发行机构应在收到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注销流程,结清相关费用,并解除车辆与设备的绑定关系。”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规定:
“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这意味着,你有权利注销ETC,但也有义务配合完成流程,不能一走了之。
ETC本质是个“便捷工具”,不是“终身契约”,你想不用,完全可以,但必须走完法律和合同规定的程序,就像退订会员、注销手机号一样,自由的选择权背后,是责任的闭环。
记住一句话:能走流程,就别走捷径;能合法退出,就别偷偷溜走,一时省事,可能换来几个月的麻烦,注销不难,打个电话、点几下手机的事儿,何必让一块小盒子,堵住你未来的路?
下次你想取下ETC,别问“能不能撕”,先问“怎么合法停用”,这才是聪明车主的打开方式。
ETC怎么取下来?强行拆掉会罚款吗?一招教你安全又合法地解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换了新车,旧车卖了,或者干脆不想用ETC了,可那个黏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小盒子,像块甩不掉的“电子膏药”,撕吧怕伤...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