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3步教你冷静应对,避免征信爆雷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个人征信……” 那一刻,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会不会...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正吃饭,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X天,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个人信用记录。”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脑子里一堆问号炸开——我明明记得还了啊?还是系统出错了?会不会上征信?会不会被催收?甚至担心“是不是要坐牢”?
别急,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借贷纠纷的执业律师,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收到逾期通知,慌没用,关键是要冷静、搞清真相、及时应对。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这件事背后的门道。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两个字,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转账,生怕晚一秒就上征信,但我要提醒你:盲目还款前,先核实信息真实性。
第一步,核对贷款账户和金额。打开你的银行app或贷款平台,查一下这笔贷款是否真的存在,还款日到底是哪天,有没有自动扣款失败的记录,有时候是系统延迟、银行维护,甚至是短信模板批量发送导致误触。
第二步,确认是不是诈骗短信。真正的金融机构发来的逾期通知,通常会包含你的姓名、部分身份证号、贷款产品名称和客服电话,如果短信里让你点击链接还款、或者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那基本可以判定是诈骗!千万别点!
第三步,联系官方客服核实。拿到短信里的机构名称,自己主动打官网客服电话(别信短信里的号码),确认是否真有逾期。真正的催收不会在半夜打电话骂你,也不会威胁你“不还就上门抓人”。
一旦确认确实是自己忘了还,或者资金紧张导致逾期,这时候最忌讳两种行为:
一是选择“装死”,以为拖着就没人管;
二是随便跟催收人员说“下周一定还”,结果又做不到。
前者会让你的逾期天数越滚越长,利息罚息不断叠加,最终可能被上报征信,留下“连三累六”的黑记录——连续逾期3次,或累计逾期6次,未来5年内买房、买车、办信用卡都会被卡住。
后者会激化矛盾,让催收升级,甚至被录音作为“恶意拖欠”的证据。
正确的做法是:
很多人以为“一逾期就上征信”,其实不是,根据央行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在逾期超过30天后,才能将信息上报征信系统。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30天内把钱还上,很多机构根本不会上报,你的征信依然干净,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早发现、早处理,能救回80%的征信危机。
但要注意:有些网贷平台虽然不上征信,但会接入“百行征信”或“互联网金融协会黑名单”,同样会影响你未来的借贷资格。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客户小李准备买房,首付都交了,结果银行突然拒贷,理由是“征信有逾期记录”,他一脸懵,说自己从没逾期过。
我们调了征信报告,发现有一笔某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显示“逾期60天”,可小李坚称自己按时还款,后来我们去查流水,发现那天银行系统升级,自动扣款失败,公司也没发提醒,直接过了30天才上报征信。
我们向该公司提出异议申诉,并提交了还款流水、通话记录等证据,最终对方更正了数据,小李才顺利拿到房贷。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系统会出错,但你不能不出声,发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维权。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逾期还款应支付逾期利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四条:
个人有权查询、更正自己的信用信息,发现错误有权提出异议。
最后我想说:
在这个信用即财富的时代,一次逾期不等于人生破产,但一次忽视可能让你付出五年代价。
收到逾期短信,别慌,但也别不当回事。
先核实,再沟通,及时补救,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你有知情权、申诉权、更正权。别让一个疏忽,变成压垮信用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是律师老张,专注解决普通人身边的法律难题,下期咱们聊聊:“被催收骚扰怎么办?合法反击的3个狠招。”
关注我,少走弯路,守住底线。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正吃饭,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X天,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