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3步教你稳住局面反败为胜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律师,我贷款逾期了,手机天天收‘最后通牒’短信,说要起诉、上征信、冻结账户……我现在心跳都快崩出来了,该怎么办?”我能理解这种焦虑——一条条冷冰冰的催收短信像子弹一样打过来,谁看...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尊敬的同学,您尾号XXXX的国家助学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个人征信……”
突然看到这条信息,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瞬间血压都上来了?尤其刚毕业、工作还没稳定,房租、吃饭都快顾不过来,哪还有钱还贷?更糟心的是,这类短信一条接一条,像催命符一样不停闪现。
但我想告诉你:别怕,也别躲,逾期不是世界末日,关键是你得知道怎么应对。
很多人一看短信就紧张,其实第一步是冷静下来查证。
打开你的手机银行、支付宝或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系统(如果你贷的是国开行),输入身份证和登录信息,查看实际还款状态。
有时候系统延迟、自动扣款失败,或者你刚还完钱还没同步到账,都会触发“误报式”提醒。
别被一条短信吓破胆,先核实才是王道。
很多人逾期后第一反应是屏蔽电话、无视短信,觉得“反正没钱,躲着就没事”,大错特错!
逃避只会让问题滚雪球。
你应该第一时间拨打国家助学贷款的服务热线(比如国开行是95593),说明情况。
重点不是解释“我穷”,而是表达“我愿意还,但现在有困难,能不能申请延期或调整还款计划”。
记住一句话:态度决定处理空间。主动沟通的人,永远比失联的人更容易获得宽容。
国家助学贷款和其他商业贷款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项民生工程,不是为了赚你利息,而是帮你完成学业。
国家早就有配套的“容错机制”:
这些政策不是藏在文件柜里的摆设,而是你可以实实在在去争取的权利。
只要你提供相应证明(比如失业登记、医院诊断书、低保证明),就有机会减轻负担。
不要想着“等我发财了一次性还清”,这种想法最容易导致拖延。
现实点,从你每月能挤出的金额开始还起。
哪怕现在只能还500块,也要通过系统操作“部分还款”或设置“最低还款额”。
这有两个好处:
小步前进,总比原地踏步强。
小李是某二本院校2022届毕业生,毕业后找了份月薪5000的工作,结果公司半年后裁员,他一下子断了收入。
助学贷款每月要还1200元,他实在拿不出钱,干脆把还款短信全删了,电话也不接。
三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的芝麻信用分掉了100多分,申请租房贷款被拒。
更严重的是,银行发来了正式催收函,说可能上报征信。
走投无路下,他拨通了国开行客服电话,坦白了自己的失业状况,并提交了失业登记证明和社区开具的困难证明。
银行为他办理了一年还款宽限期,期间只产生正常利息,不计罚息,也不上报征信。
一年后,小李找到新工作,重新开始按月还款,他说:“最怕的不是欠钱,是不敢面对,一旦开口求助,路其实就在那儿。”
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 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通知》(财教〔2021〕164号):
“对因患病、失业等原因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借款学生,可按规定申请还款救助或展期,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可免除部分或全部本息,或延长还款期限。”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这意味着,如果你确实有特殊困难且已申请救助,但征信仍被错误标记为“逾期”,你有权申诉纠正。
作为处理过上百起助学贷款纠纷的律师,我想说:
国家设立助学贷款的初心,是托举寒门学子,而不是压垮他们。
你今天遇到的困难,也许正是政策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的“可能性”。
关键是你能不能放下羞耻感和恐惧,主动站出来寻求帮助。
记住三点:
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的信心。
你曾经靠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也完全可以用理性和勇气,走出财务困境。
人生不怕慢,就怕停,往前走一步,光就会照进来。
助学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3步教你稳住局面还能补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尊敬的同学,您尾号XXXX的国家助学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个人征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