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坐牢了还钱吗判几年
一、诈骗坐牢了还钱吗判几年
诈骗犯罪分子即便坐牢,仍需还钱。刑事责任的承担不影响民事赔偿责任,被害人可通过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返还诈骗所得财物。判决后,若犯罪分子有财产却拒不执行,还可能面临强制执行。
关于诈骗的量刑,依据诈骗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司法实践中,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各地区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二、1万3就要坐牢吗
诈骗1万3是否要坐牢,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依据相关法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达到此标准便构成诈骗罪。诈骗1万3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理论上已构成犯罪。
不过,并非达到数额标准就必然坐牢。法院量刑会综合考量各种情节。若有、立功、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从轻处罚情节,可能会被判处,无需实际坐牢。例如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罪行,并且积极退还全部诈骗所得,取得被害人谅解,法院有可能判处缓刑。
相反,若犯罪嫌疑人是,或者诈骗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等,法院可能会依法判处实刑,即需要坐牢。所以,诈骗1万3不一定会坐牢,需根据具体案件情节由法院判决。
三、诈骗从犯有谅解书怎么判
诈骗从犯获得谅解书后的量刑,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从犯在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依据规定,对于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而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表示谅解的文书,体现了犯罪行为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通常可作为酌情从轻处罚的情节。
法院量刑时,会结合诈骗的金额、情节严重程度、从犯参与犯罪的具体情况等确定基准刑。若诈骗金额较小、情节较轻,从犯作用又相对微弱,再加上有谅解书,可能会被减轻处罚,甚至有机会适用缓刑或者免除处罚。若诈骗金额巨大、情节恶劣,即便有谅解书,从轻幅度也会有限,但仍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例如,诈骗金额刚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从犯仅负责辅助望风,且获得被害人谅解书,可能判处较短刑期的有期徒刑、拘役,并适用缓刑,或者单处罚金。总之,谅解书会对量刑产生积极影响,但最终判决需法院全面衡量后确定。
以上是关于诈骗坐牢了还钱吗判几年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