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鼎法律短信说我逾期贷款?先别慌,搞清真相再行动!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收到了一条来自“瀛鼎法律”的短信,内容大意是:“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依法采取法律措施。” 一瞬间,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我什么时候贷过款?还逾期了?是不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正吃着饭、开着会,手机“叮”一声——“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一堆问号:我没借钱啊?什么时候贷的?怎么就逾期了?
别急,先深呼吸,这种短信,现在太常见了,但越是慌乱,越要冷静,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乱了阵脚,结果白白交了“智商税”,甚至稀里糊涂签了不该签的东西。
今天咱不讲法条堆砌,也不说官话套话,就用大白话,带你一步步拆解这类“贷款逾期”短信背后的真相,告诉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才不会踩坑。
首先得明白一点:不是所有看起来像银行发的短信,就一定是银行发的。
现在的技术太发达了,伪造短信、冒充客服、伪装官方号码……手段五花八门,有些短信连落款、编号、链接都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样,普通人一眼根本看不出破绽。
那怎么判断真假?
✅第一步:查来源号码
真正的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短信,通常是通过95开头的短号(比如95588、95599)发送的,如果你收到的是106开头的普通虚拟号,或者+852、+60等境外号码,大概率是诈骗。
✅第二步:不点链接、不回信息
很多假短信会附带一个“查看详情”或“立即还款”的链接,点进去?恭喜你,可能直接进了钓鱼网站,银行卡信息、身份证号、验证码全被套走。
✅第三步:主动核实
别信短信里的“客服电话”,自己打开银行官方app,或者拨打银行官网公布的客服热线(注意是官网!),人工查询你的贷款记录,这才是最安全的方式。
这事儿听起来离谱,但现实中并不少见,我办过的案子中,至少有三种情况:
身份被冒用贷款
有人拿你的身份证复印件,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了网贷或小额贷款,现在部分平台审核松,人脸识别都能被破解,一旦信息泄露,风险极高。
共债或担保牵连
你可能给亲戚朋友做过贷款担保,或者共同借款,他们没还,系统照样记你头上,很多人签合同时根本没细看“担保人”那一栏,事后才知道背了锅。
数据错误或系统延迟
也有极少数情况是银行系统出错,比如还款成功但未及时更新状态,导致误发逾期提醒,这种情况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
记住四个字:冷静 + 核实 + 留证 + 行动
我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王女士,40岁,公司职员,某天突然收到一条“微粒贷逾期”的短信,金额14.8万元,她从没开通过微粒贷,更别说借钱了。
起初她以为是诈骗,就没理会,结果一个月后,她申请房贷被拒,银行说她有网贷逾期记录,她这才慌了,找到我们。
我们调取了贷款申请记录,发现贷款是在某地通过一台公共网吧电脑操作的,人脸识别用的是PS合成的照片,很明显——身份被盗用。
我们协助她报案,同时向腾讯金融(微粒贷运营方)提交了异议材料,包括报警回执、本人声明、生物识别不符证据,三个月后,贷款记录被清除,征信恢复。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沉默是最大的敌人,发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行动,拖得越久,越难洗清。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明确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也规定: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如果你的身份被用于非法贷款,不仅有权要求金融机构撤销不良记录,还可依法追究冒用者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构成贷款诈骗罪(《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最高可判十年以上。
一条“贷款逾期”短信,看似小事,背后可能是身份盗窃、信用崩塌,甚至是刑事风险,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法律意识,更是你面对危机时的反应能力。
我想告诉你的是:
👉别怕——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及时应对,问题都能解决;
👉别信——凡是让你立刻转账、扫码、提供验证码的,99%是骗局;
👉别拖——征信问题越早处理越好,拖久了可能影响买房、就业、出行。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保持怀疑,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你不需要懂所有法律,但你要知道——当你被误解、被冒名、被伤害时,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被短信贷款逾期吓一跳?先别慌,搞清真相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正吃着饭、开着会,手机“叮”一声——“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