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车到底是怎么回事?买了会踩坑吗?一文说清楚!
先说结论:买抵押车不是不行,但风险不小,搞不好钱车两空。 那什么是抵押车?就是车主因为贷款买车,把车子作为担保物押给了银行或金融公司,比如你贷款买了一辆奥迪A6L,首付30%,剩下的钱分三年还清,在...
“全款车急售,价格便宜一半!”点进去一看,车况不错,价格诱人,但备注写着“这车是抵押的,不能过户”,这时候你心里肯定打了个问号:这车能买吗?买了会不会哪天半夜被人拖走?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抵押车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藏着哪些坑?普通人能不能碰?
先说结论:抵押车不是不能买,但风险不小,搞不清门道的人,分分钟可能钱车两空。
很多人一听“抵押车”,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贷款买的车?”其实不完全对。
我们常说的“按揭车”,比如你去银行贷款买车,车本身作为担保物抵押给银行,等你还清贷款,银行解除抵押,车才能真正属于你,这种情况下的车,在还清前确实属于“抵押状态”,但它是在正规金融体系里的,产权清晰。
而市面上说的“抵押车”,大多指的是——车主因为缺钱,把已经全款买下的车,拿去抵押给私人借贷公司、典当行甚至个人,借了一笔高息贷款,然后因为还不上钱,车就被债权人扣下,转手低价出售。
注意关键词:全款车 + 私人抵押 + 不过户。
这种车没有经过车管所的正规抵押登记流程,只是双方签了个借款协议,把车押过去,一旦原车主还不上钱,这辆车就可能被转卖。
这类车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它本质上是“债权转让”——卖家不是车主,而是那个借钱给原车主的“债主”,他卖的不是车的所有权,而是“这辆车现在的占有权”。
举个例子:
老王有辆宝马X5,全款买的,最近手头紧,找朋友小李借了10万,把车钥匙和行驶证押给了小李,结果老王还不上钱,小李就把车5万元转卖给老张。
老张花5万拿到车,开走了,但他永远无法过户,车本上还是老王的名字。
你买的是“使用权”,不是“所有权”。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悬?没错,这就是最大的风险点。
会!而且真不少见。
最典型的场景就是:你开着开着,突然一辆拖车出现,几个人拿着合同说:“这车是我们抵押的,原车主没还钱,我们要收回。”然后直接拖走,你还投诉无门。
为什么?因为你根本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车主,车管所查不到你的名字,你说你花钱买的,可你拿不出有效的买卖合同或过户凭证,法院大概率不会支持你。
更狠的是,如果原车主涉及刑事案件(比如用这辆车做非法集资),这车可能直接被公安机关查封、没收,你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
也不是,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买抵押车代步,省下一大笔钱,关键是要懂规则、控风险、留证据。
如果你真想考虑抵押车,记住这几条铁律:
浙江杭州的老刘,通过中介花8万元买了辆二手宝马5系,对方说是“抵押车”,签了转让协议,也拿到了钥匙和手续,老刘开了两个多月,某天晚上车停在小区楼下,凌晨被一辆拖车直接拉走。
老刘报警,警察调查后发现:原车主用这辆车在三家不同公司做了抵押,总共借款30多万,第一家公司在老刘买车前就已经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裁定车辆归其处置。
老刘起诉到法院,要求返还购车款,法院最终认定:老刘明知车辆无法过户仍购买,属于自愿承担风险;且车辆所有权未转移,转让方无权处分,合同无效。老刘败诉,8万元打了水漂。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明知是抵押车还买,法律不保护“贪便宜”的善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重点来了:抵押车交易通常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尤其是无法过户、价格明显偏低、明知抵押状态的情况下,法院很难认定你为“善意第三人”。
说到底,抵押车就像一把双刃剑——能让你用一半的价格开上好车,但也可能让你一夜之间“车财两空”。
我建议普通人尽量远离这类交易,如果你实在预算有限,又急需用车,不如考虑正规渠道的二手车,哪怕贵一点,至少产权清晰、能过户、能上保险、出事有人管。
记住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到处是陷阱。
便宜的背后,往往藏着你看不见的成本。
买车不是买菜,别让一时贪心,换来几个月的心惊胆战。
要是真想搏一把,也请务必找专业律师帮你审合同、查车源、留证据——毕竟,省下的几万块,可能还不够打一场官司的。
抵押车到底是怎么回事?买了会不会被偷走?,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全款车急售,价格便宜一半!”点进去一看,车况不错,价格诱人,但备注写着“这车是抵押的,不能过户”,这时候你心...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