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达飞催收短信,是警告还是威胁?下一步该怎么做?

金融债务34秒前1

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开头就是“【达飞金融】您在本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语气严厉,措辞紧迫,甚至暗示要“上报征信”“移交法务”“联系紧急联系人”,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是不是自己已经被“拉黑”了?会不会被起诉?家人朋友会不会都知道了?

别慌,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消费金融纠纷案件的执业律师,我想先告诉你一句话:收到催收短信,不等于你已经违法,更不等于你失去了主动权。

贷款逾期收到达飞催收短信,是警告还是威胁?下一步该怎么做?

我们得搞清楚一件事:达飞金融这类平台,本质上属于持牌或备案的消费金融公司或助贷机构,他们发放贷款的行为受《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银保监会相关监管规定的约束,也就是说,他们有权催收,但必须依法合规进行

那什么样的催收是合法的?什么样的又是越界甚至违法的?

举个例子:
如果短信只是提醒你“您的借款已逾期X天,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信用记录”,这是合规的。
但如果短信里写着“再不还钱就去你家贴告示”“明天就让村委会广播你的欠款名单”“不还钱就让你孩子上不了学”——这就涉嫌侮辱、恐吓、侵犯隐私,已经踩了法律红线。

我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疫情失业,信用卡和网贷一共逾期了四万多,其中一笔就是达飞金融的,他连续三天收到短信:“已将你列入失信名单,公安即将介入。” 小李吓得整夜失眠,甚至怀疑自己要坐牢,后来他找到我,我们调取了全部催收记录,发现对方根本没有走正式诉讼程序,所谓的“公安介入”完全是虚构施压,最终我们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并发出了律师函,对方不仅停止了不当催收,还同意协商分期还款。

这就是我想强调的重点:逾期本身是民事债务问题,不是刑事犯罪,除非你有恶意骗贷、伪造资料等行为,否则不会涉及刑事责任,而催收方一旦使用威胁、骚扰、泄露信息等手段,反而可能成为被告。

面对逾期和催收,你到底该怎么做?

第一,冷静核实债务真实性,登录官方APP或拨打客服电话,确认这笔贷款是否属实、本金多少、利息是否合规,警惕“套路贷”或身份被盗用的情况。

第二,保留所有催收证据,包括短信、电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这些在未来协商或维权时至关重要。

第三,主动沟通,争取协商空间,很多人选择“失联”逃避,但这只会让情况恶化,其实很多金融机构都有“困难客户帮扶机制”,你可以申请延期、减免部分罚息,甚至达成一次性结清折扣。

第四,明确底线,拒绝非法催收,如果对方频繁在凌晨打电话、骚扰你同事、群发带个人信息的“催款通知”,立刻收集证据并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必要时提起人格权侵害诉讼。

说到这儿,我们来看一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催收不得使用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不得向无关第三方透露债务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这些条文看似枯燥,但它们是你对抗不法催收的“盾牌”。

作为律师,我想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生活中谁没有低谷?一时还不上钱,不代表你就是“老赖”,真正的“失信”,不是账单上的数字,而是放弃对自己的尊重与掌控。
面对逾期,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但理性、证据和法律可以。
你不需要逞强硬扛,也不必卑微乞求,只要你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哪里,哪怕负债累累,你也依然是一个有尊严、有退路的人。


催收可以合法,但绝不允许越界;
你还款是义务,但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法律不会替你赚钱,但它永远站在守规矩的人这一边。

如果你正在被催收困扰,不妨深呼吸,保存好每一条信息,然后认真问自己一句:
“我能不能迈出第一步,去面对它?”
答案如果是“能”,那你已经赢了一半。

贷款逾期收到达飞催收短信,是警告还是威胁?下一步该怎么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把人打成轻伤,要怎么赔偿?会坐牢吗?
« 上一篇2分钟前
×
09
2025 10

贷款逾期收到达飞催收短信,是警告还是威胁?下一步该怎么做?

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开头就是“【达飞金融】您在本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语气严厉,措辞紧迫,甚至暗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