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民生银行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清这三件事!
最近几天,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收到民生银行的催收短信:“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避免影响征信。”短短一句话,看得人心跳加速,有人慌了神,觉得天要塌了;也有人不当回事,心想“不就是个短信...
第一反应别急着打钱,也别急着骂人,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真在“简易优品”这个平台借过钱吗?
很多人可能压根没注册过这个APP,结果莫名其妙收到催收短信,这时候要警惕——很可能是冒名借贷,或者信息泄露后被人冒用身份申请贷款。
这笔贷款合同是你本人签的吗?
现在很多网贷平台走的是电子签约流程,但即便如此,必须有你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码等多重验证才算有效,如果你没操作过,那这份合同从法律上讲,可能根本不成立。
对方有没有提供正规的催收凭证?
合法催收不会只靠一条冷冰冰的短信,正规金融机构或持牌助贷机构,在催收时会明确告知:你是哪家公司、欠多少钱、逾期多久、还款账户是什么,如果短信里啥都没有,光吓唬你,那大概率是“软暴力”催收。
我最近处理的一个案子特别典型,客户李女士,平时连花呗都按时还,突然接到“简易优品”短信说她欠了8900块,再不还会“上门催收”,她吓得差点去借网贷补窟窿,后来我们调了她的征信报告和所有贷款记录,发现:她根本没在这平台注册过!
查下去才发现,原来是有人用她的身份证照片,在非正规渠道做了“伪面签”,平台审核不严就放了款,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借款人不是她,法律责任也不该由她承担。
更恶心的是,有些第三方催收公司打着“受托催收”的旗号,实际上根本没拿到授权,就是靠群发短信、电话骚扰来逼你还钱,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王先生去年手机丢了,没及时挂失银行卡和身份证,几个月后,他陆续收到几条“贷款逾期”提醒,其中就有“简易优品”,他一开始以为是诈骗,没理,结果年底想买房办房贷,银行一查征信——名下多了三笔网贷,全部逾期!
他赶紧去投诉,才查到有人用他的身份信息在多个小平台上借钱,而这些平台风控形同虚设,仅凭一张身份证照片和一段录好的语音就完成了“人脸识别”,最后我们通过司法鉴定、报警立案、向银保监会投诉,花了半年时间才把不良记录清除。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身份信息一旦泄露,后果可能远超想象,而平台如果审核失职,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规定:
催收机构不得对无关第三人进行骚扰,不得使用恐吓、侮辱性语言,不得虚假陈述法律后果。
如果你从未借款却被催收,可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追究“盗用身份证件罪”的刑事责任。
面对“简易优品”这类突如其来的逾期短信,记住我给你总结的三步走:
✅第一步:核实真实性
打开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或通过银行APP查询),看是否有这笔贷款记录,没有?那就不是你的债。
✅第二步:保留证据,及时反击
把短信截图、通话录音保存好,向平台提出异议,要求他们提供借款合同、放款流水、身份验证记录,如果对方拿不出来,你就占理了。
✅第三步:主动维权,别等事大
如果发现身份被盗用,立刻去派出所报案,拿到立案回执,然后拿着材料去相关平台和征信中心申请异议处理,必要时,委托专业律师介入,避免小事拖成大祸。
说到底,这个时代,信用比黄金还贵,但别让不法分子用一条短信就吓垮了你,你有权知道真相,也有权捍卫清白。凡是让你恐慌的催收,多半不合法;凡是不敢亮明身份的“平台”,都不值得你多看一眼。
保持清醒,依法维权,才是普通人最硬的底气。
贷款逾期被简易优品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清这三件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先冷静:这条短信,真的合法吗? 第一反应别急着打钱,也别急着骂人,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真在“简易...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