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莫名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避免掉进假逾期陷阱
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说你某平台的贷款已经逾期,还附带还款链接和客服电话?可你明明没借过款,也没注册过那个平台,这时候,你是赶紧点链接查证?还是直接打客服电话沟通?又或者干脆当垃圾短信删了事? 别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跳出一条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你一头雾水:我啥时候贷过款?没申请过啊!钱也没到账,怎么就说我逾期了?
别急,这事儿我见得多了,作为执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我每年都会接到不少类似的咨询,我就用大白话、接地气的方式,给你捋清楚:当你莫名收到贷款逾期短信时,到底该怎么办?怎么投诉?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
第一步不是急着打客服,也不是立马报警,而是先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很多诈骗分子会伪造银行或贷款平台的短信,目的就是让你心慌,然后点链接、输验证码,最后把你的钱卷走。
看到这类短信,记住三不原则:
正确的做法是:打开你常用的银行App、支付宝、微信支付,或者登录正规贷款平台(比如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查看是否有这笔贷款记录。
如果所有渠道都查不到,那基本可以确定——你被“冒名贷款”了,或者是系统误发。
一旦确认自己没贷过款,接下来就要开始“取证”了,这是后续投诉和维权的关键。
你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特别提醒:一定要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而不是回短信或拨打短信里留的“客服电话”,真正的银行或正规平台不会通过短信催收大额贷款。
很多人以为只能找平台投诉,其实不然,根据我的经验,以下几个投诉路径,层层递进,效果最好:
拨打该贷款平台的官方客服,说明情况,要求核查贷款申请记录,如果发现是他人冒用身份信息申请,要求立即终止贷款流程,并删除不良记录。
✅ 技巧:录音!每次通话都要录音,记下工号、时间、处理结果。
如果你的征信报告上已经出现了这笔“逾期”,那你必须马上去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线下网点提交异议申请。
官网地址:http://www.pbccrc.org.cn
携带材料: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异议申请表+证据材料(如短信截图、无贷款记录证明等)
他们会在20天内核查并反馈结果,如果是冒名贷款,必须撤销相关记录。
如果贷款机构推诿、不配合,你可以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会)或当地金融监督管理局投诉。
投诉方式:
- 官网:http://www.cbirc.gov.cn→ “公众留言”或“信访通道”
- 电话:12378(银保监会消费者投诉热线)
这个渠道非常有效,监管部门会对违规放贷、审核不严的机构进行问责。
如果你怀疑有人盗用你的身份信息办理贷款,这已经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或贷款诈骗罪,可以直接去派出所报案。
警方立案后,会联系贷款机构冻结账户,并启动调查程序。
去年,杭州的李女士突然收到某消费金融公司发来的逾期短信,说她借了3万元,已逾期60天。
她懵了:自己从没申请过贷款,连这家公司的App都没下载过。
她第一时间打了客服,对方坚称“系统显示是你本人实名认证申请的”。
李女士没慌,直接去人民银行打印了征信报告,发现果然有一笔“疑似冒名”的贷款记录。
她带着征信报告、身份证、通话录音,向银保监会投诉,并同步报警。
两周后,涉事金融机构承认审核存在漏洞,贷款被撤销,征信也恢复了。
更关键的是,警方顺藤摸瓜,抓获了一个专门收购他人身份证照片、用于虚假贷款的黑灰产团伙。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普通人面对“莫名逾期”,只要证据充分、路径正确,完全能打赢这场仗。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冒用他人身份申请贷款,属于典型的“假冒”行为,侵犯了姓名权。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等,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这些法律条文,不是摆设,而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收到莫名贷款逾期短信,本质上是一场信用危机预警,它可能源于系统误判,也可能暴露了你的身份信息已被泄露。
但无论哪种情况,你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恐慌,而是行动。
记住这五个关键词:
信用是你在现代社会的“第二张身份证”,比钱包丢了还严重。
一旦发现异常,早一天处理,就少一分风险。
我是律师老陈,每天都在帮普通人解决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法律难题。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欢迎留言交流——别让别人的错误,变成你的人生污点。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跳出一条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