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怎么处理?被坑了钱还能追回来吗?

普法百科34秒前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信誓旦旦说能帮你“内部操作”买房,结果收了定金人就失联;或者网上看中一套便宜房子,对方让你先付“诚意金”,转账后才发现根本没这套房源;再比如,有人打着投资理财的旗号,许诺高回报,最后卷款跑路……这些,很可能就是典型的民事欺诈

很多人被骗后第一反应是:“这算不算诈骗?”“能不能报警抓人?”但现实往往更复杂,我就以一个老律师的视角,带你理清:什么是民事欺诈?它和刑事诈骗有什么区别?被坑了钱到底该怎么办?能不能追回来?

民事欺诈怎么处理?被坑了钱还能追回来吗?


先搞清楚:民事欺诈 vs 刑事诈骗,别搞混了!

很多人一听到“骗”,就觉得是犯罪,要坐牢,但法律上可没那么简单。

民事欺诈,本质上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它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比如你和卖家、你和中介),一方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让另一方在错误认识下做出决定,比如签合同、付钱,但它通常还没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不构成“诈骗罪”。

举个例子:
你说要买辆车,卖家告诉你“这车只跑了3万公里,原版原漆”,结果你买完一查维修记录,发现实际跑了12万公里,这就是典型的民事欺诈——他撒谎了,让你基于错误信息买了车。

刑事诈骗呢?那是有非法占有目的,从头到尾就是冲着骗钱来的,比如虚构投资项目、伪造身份、收钱后直接消失,金额大、情节恶劣,公安机关才会立案侦查。

如果你遇到的是“承诺没兑现”“信息不实”“夸大宣传”,大概率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得走法院起诉这条路,而不是等警察破案。


被民事欺诈了,三步走,步步为营

别慌,就算不能立刻抓人,钱也不是一定拿不回来,作为律师,我建议你按以下三步来:

第一步:固定证据,越全越好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没有证据,再合理的诉求也白搭。

你要收集:

  • 对方承诺的聊天记录(微信、短信、邮件)
  • 转账凭证(银行流水、支付宝/微信支付记录)
  • 合同、收据、录音(如果有的话)
  • 广告宣传材料、网页截图
  • 证人证言(比如一起受骗的朋友)

电子证据一定要保存原始载体,别光截图,手机别删记录。

第二步:发律师函,施加压力

很多人觉得发函没用,其实是误解,一封专业的律师函,不是吓唬人,而是正式表明态度:“我已经准备走法律程序了,你最好主动解决。”

对方看到律师介入,担心后续诉讼成本和信誉影响,反而愿意协商退款或赔偿。

第三步:向法院起诉,主张撤销合同+赔偿损失

民事欺诈的核心救济方式是——请求法院撤销合同,并要求对方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比如利息、差旅费、维权成本等)。

根据《民法典》,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一旦撤销,合同自始无效,你就有权要回已付款项。

如果你能证明对方存在恶意,还可以主张惩罚性赔偿,尤其是在消费领域(比如买车、购房)。


以案说法:她被“内部名额”骗了8万,最后全款追回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想让孩子进一所热门小学,中介声称有“内部关系”,只要交8万元“运作费”,就能搞定学位。

她信了,分两次转了钱,还签了份模糊的“咨询服务协议”,结果开学前被告知“名额没抢到”,人也不退钱,电话拉黑。

我们接手后,第一时间调取了全部聊天记录,发现对方多次强调“百分百成功”“领导已经打点好”,明显属于虚假承诺,我们以合同欺诈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合同、返还8万元及利息。

开庭时,对方辩称“这只是居间服务,风险自担”,但我们指出:所谓“服务”根本不存在,对方从未提供任何实质性帮助,所谓的“关系”纯属虚构,已构成欺诈。

法院支持了我们的诉求,判决全额返还,并承担诉讼费,三个月后,李女士拿到了全部款项。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没有刑事立案,民事途径也能有效维权,关键是要及时行动、证据扎实。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规定,是你维权的底气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适用于消费场景):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而是你拿起法律武器的依据。


律师总结:别忍气吞声,法律永远站在真相这边

很多人被骗后选择沉默,觉得“算了,就当花钱买教训”,但我常说一句话:容忍一次欺诈,就是纵容下一次伤害。

民事欺诈虽然不像刑事犯罪那样轰动,但它侵蚀的是社会最基本的诚信基础,而法律的意义,正是保护那个“本分做人、老实掏钱”的你。

如果你遭遇了虚假承诺、夸大宣传、收钱不办事,

  • 不要冲动,先冷静收集证据;
  • 不要拖延,时效只有三年(自你知道被欺诈之日起);
  • 不要孤军奋战,专业律师能帮你把被动变主动。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前提是,你得先迈出起诉那一步。

被骗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维权,你的每一分坚持,都在为这个社会的公平添一块砖。

民事欺诈怎么处理?被坑了钱还能追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离婚后多久才能再起诉离婚?第一次被驳回了怎么办?
« 上一篇5分钟前
×
07
2025 10

民事欺诈怎么处理?被坑了钱还能追回来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信誓旦旦说能帮你“内部操作”买房,结果收了定金人就失联;或者网上看中一套便宜房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