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法务签了电子合同怎么办?专业人士教你应对策略
网贷逾期,法务要求签电子合同,该如何应对? 近年来,网贷逾期问题日益普遍,许多借款人在逾期后,会收到网贷平台或第三方法务公司的通知,要求签署电子合同,不少借款人由于缺乏法律知识,盲目签署,最终导致权...
签个合同,对方发来一份PDF文件,说“你看完没问题就回个‘同意’就行”,或者让你在某个平台点个“确认签署”按钮,你心里犯嘀咕:这就算签了?连个红章都没有,靠谱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越来越常见的话题——电子版怎么盖章才合法有效?是不是非得拿个实体印章“啪”一下盖上去才算数?还是说,动动手指点个同意,法律也认?
很多人以为,电子签名就是随便在手机上画个名字,或者点个“我已阅读并同意”就完事了,其实不然。
真正的电子签名和我们平时理解的“电子图章”是两码事,它不是把一个红色公章扫描成图片贴上去那么简单,那种做法,说白了就是“P图”,法律上基本不认。
真正有效的电子签名,核心在于身份可识别、意愿可验证、内容不可篡改,也就是说:
这就需要一套技术保障,比如数字证书、时间戳、哈希值加密等,听起来复杂?其实现在很多正规电子签约平台(像法大大、e签宝、腾讯电子签)都已经把这些技术封装好了,普通人用起来就跟发微信一样简单。
根据我国《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前提是必须“可靠”。
那什么叫“可靠”?法律给了四个标准:
如果你用的是正规平台生成的电子签名,带数字认证、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这些验证方式,那基本就符合“可靠”标准了。
如果你只是把公司公章存成PNG格式,然后粘贴到PDF上,再发给别人——这种“视觉盖章”在法庭上大概率会被认定为无效。
现在电子签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
只要双方同意使用电子签名,且技术手段合规,签出来的合同一样受法律保护。
但要注意:涉及婚姻、继承、不动产转让、公用事业服务停止等特殊情形,法律明确要求必须用纸质文件+手写签名或实体章,这些情况不能用电子签名。
2022年,杭州某科技公司跟供应商签了一份采购合同,合同是通过邮件发送的PDF版本,公司在文件末尾插入了一个红色公章图片,对方打印后签字回传。
后来发生纠纷,供应商不承认合同效力,理由是:“你们那个章是PS的,根本不是真实盖章。”
法院审理后认为:该电子文件未采用可信的电子签名技术,公章仅为图像嵌入,无法验证签署人身份及签署时的真实意愿,也无法确保文件完整性,最终判决该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力,公司败诉,损失几十万元。
这个案子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形式上的“红章”不等于法律认可的“盖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
可靠的电子签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说到底,电子版能不能盖章、有没有效,关键不在“章”本身,而在整个签署过程是否安全、可追溯、不可抵赖。
如果你是企业负责人或经常处理合同的人,记住这三点:
科技在进步,法律也在适应,电子盖章不是“省事的小聪明”,而是现代商业中必须掌握的合规技能,用对了,效率翻倍;用错了,可能赔掉 whole company。
下次有人问你:“这合同没盖红章行不行?”你可以自信地说:只要签得靠谱,没有红章, тоже 有效。
电子合同怎么盖章才有效?没实体章还能用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签个合同,对方发来一份PDF文件,说“你看完没问题就回个‘同意’就行”,或者让你在某个平台点个“确认签署”按钮...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