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短信说逾期自动清除?回T退订真能免责吗?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名下贷款已严重逾期,征信即将拉黑!回复T退订可自动清除记录。”乍一看,好像天上掉馅饼,只要动动手指回个“T”,就能抹掉欠款、拯救征信?别急,这...
前几天深夜,手机“叮”地一声,一条银行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配偶名下的个人消费贷款已连续3期逾期,请尽快处理。”
我盯着屏幕愣了几秒——这钱不是我借的,字不是我签的,怎么就跟我有关系了?心一下子揪起来,脑子里全是问号:这笔债算不算夫妻共同债务?会影响我的征信吗?万一被起诉,房子车子会不会被查封?更扎心的是,我突然开始怀疑:我们之间,到底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账?
如果你也收到过类似的短信,别慌,今天我就以一个妻子的身份,也以一名执业十年的婚姻家事律师视角,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当“另一半的债”砸到你头上时,你究竟该怎么做。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愤怒、委屈,甚至想立刻离婚“撇清关系”,但情绪解决不了问题,冷静下来,先搞清三个关键点:
这笔贷款是什么用途?
是他个人赌博、投资亏光了?还是用于家庭装修、孩子学费、父母医疗?用途直接决定债务性质。
贷款合同上有没有你的签名?
如果只有他一个人签字,且你完全不知情,那从法律上讲,原则上不属于你必须承担的义务。
钱到底花在哪儿了?有没有证据?
别光听他说“都用在家里了”,得有转账记录、消费凭证等实锤,空口无凭,在法庭上可站不住脚。
很多人有个误区:结婚了,连体婴”,一方欠债另一方就得还,错!法律不是这么算的。
根据《民法典》第1064条,夫妻共同债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之一:
👉 要么是“共签共债”——你俩一起签了字;
👉 要么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比如买房、育儿、看病、还房贷。
举个例子:
他偷偷借了20万去炒股,全亏了,没给你一分钱,也没改善家庭生活,这种债,哪怕在婚内,你也不需要承担还款责任。
但反过来,如果他借了5万给孩子交国际学校学费,哪怕你没签字,这笔钱也大概率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所以你看,关键不在“谁借的”,而在“钱去哪儿了”。
别删短信,保存证据
所有银行通知、催收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统统留着,这些都是将来维权的“子弹”。
查征信,摸清底细
去央行征信中心或“信用中国”APP查一下自己的征信报告,如果发现莫名多了担保记录或共同负债,立即提出异议。
主动联系银行,说明情况
可以礼貌告知:“该贷款非本人申请,未签署任何文件,若后续影响本人信用,将依法追责。”既表明立场,又避免被动。
必要时做“财产隔离”
如果他长期隐瞒债务、屡教不改,建议尽快做婚内财产约定,甚至考虑分居、设立独立账户,防止“被连坐”。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王女士离婚两年后突然被银行起诉,要求偿还前夫在婚姻存续期间借的80万网贷。
她完全懵了:自己没签字、没拿钱、甚至不知道这笔贷款存在。
我们调取了资金流向,发现这笔钱全部转入前夫的赌球平台账户,没有任何一笔用于家庭开支。
最终法院采纳我们的意见:虽发生在婚内,但未用于共同生活,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王女士胜诉,一分钱都不用赔。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很多女性在婚姻中太信任“枕边人”,却忘了法律只保护有证据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简单说:谁主张,谁举证,银行如果想让你还钱,得拿出证据证明这钱花在你们家了。
收到配偶贷款逾期的短信,不是世界末日,但也绝不能装睡。
婚姻需要信任,但信任不等于盲信;感情需要包容,但包容不该成为被拖垮的理由。
记住三句话:
✅ 不知情+未共签+未受益 = 你有权说“不”
✅ 保存证据比发脾气更重要
✅ 爱一个人,不必替他扛下所有错误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困境,别独自硬撑,找个专业的婚姻家事律师聊聊,花几百块咨询费,可能帮你省下几十万冤枉钱。
婚姻不是命运的捆绑,而是两个清醒灵魂的并肩同行,愿你始终有爱的能力,也有保护自己的底气。
—— 一位懂法也懂心的女律师
收到老公贷款逾期短信,我该怎么办?离婚能免责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前几天深夜,手机“叮”地一声,一条银行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配偶名下的个人消费贷款已连续3期逾期,请尽快...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