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和重伤,到底差在哪儿?啥样才算重伤呢?
好嘞,各位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特接地气,但又特别重要的话题——就是咱们平时说的“伤”,到底啥样算轻伤,啥样又够得上重伤呢?别觉得这是小事儿,这在法律上,尤其是涉及...
咱们今天聊个扎心但又绕不开的话题——故意伤害罪怎么判?
生活中,谁还没个情绪上头的时候?吵架、动手、推搡……可一旦拳头落下去,法律的板子也就跟着来了,很多人以为“打人”就是拘留几天、赔点钱就完事,真到法庭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尤其当伤情鉴定出来是“轻伤”甚至“重伤”,那可不是一句“我一时冲动”就能轻轻揭过的。
所以今天,咱不讲干巴巴的法条堆砌,而是掰开了揉碎了,从现实出发,把“故意伤害罪”的判决逻辑、量刑标准、影响因素,一条条给你理清楚。
先划重点:不是所有“打人”都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指的是行为人主观上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并造成法定程度的伤害结果。
注意三个关键词:
也就是说,你扇了别人一巴掌,对方去医院检查是轻微伤?对不起,这属于治安案件,顶多行政拘留+罚款,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如果这一巴掌导致对方耳膜穿孔、鼻梁骨折、牙齿脱落两颗以上……那就可能被鉴定为“轻伤二级”或更重,这时候,刑事责任就来了。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伤情鉴定决定罪与非罪、刑期长短。
公安机关会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受害人进行伤情鉴定,分为三类: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老王和邻居因停车位吵架,推搡中把对方推倒,对方摔断两根肋骨,经鉴定为“轻伤一级”。
这时候,老王的行为已涉嫌故意伤害罪,即便他事后赔钱道歉,也得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但如果情况再严重一点,比如用刀划伤对方致面部毁容、脾脏破裂需切除,这就可能构成“重伤二级”,刑期直接跳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要是手段特别残忍、造成严重残疾,甚至可能判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死刑。
很多人以为:“伤多重,判多狠”,其实不然,法院判案讲究“主客观相统一”,除了伤情,还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所以你看,同样是造成轻伤,有人坐牢半年,有人缓刑一年不用进监狱——差别就在这些细节里。
去年有个案子让我印象很深。
小李在夜市吃饭,隔壁桌客人喝酒喧哗,双方口角升级,小李气不过,顺手抄起啤酒瓶砸向对方头部,那人当场倒地,送医后诊断为颅骨骨折、脑震荡,鉴定为“轻伤一级”。
案发后小李后悔不已,家属第一时间垫付医药费,多次登门道歉,最终拿到被害人出具的谅解书,他也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法院怎么判的?
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
为什么能缓刑?
因为:① 初犯;② 情节较轻;③ 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④ 认罪态度好。
但如果当时那人没醒过来,或者落下终身残疾呢?刑期恐怕就得往三年以上走了。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冲动是魔鬼,但事后补救也很重要,别等到判决下来才后悔莫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的被告人,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认罪认罚的,还可再减10%-30%。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动手的成本太高了。
你以为只是“出口气”,结果可能换来三年牢狱之灾、案底伴随终身、孩子政审受影响、工作丢了没人敢用你。
如果你正处在矛盾中,
至于已经涉案的朋友,别逃避,别乱说话,第一时间联系专业律师,争取最优解决方案。
毕竟,法律不只惩罚恶人,也保护那些愿意悔改的人。
别让一拳之怒,毁掉十年人生。
—— END ——
故意伤害罪怎么判?轻伤重伤差在哪?一文说清关键细节,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今天聊个扎心但又绕不开的话题——故意伤害罪怎么判? 生活中,谁还没个情绪上头的时候?吵架、动手、推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