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呗发短信说贷款逾期了?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再行动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刚收到‘还呗’发来的短信,说我贷款逾期了,可我明明按时还了啊,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诈骗短信?”“会不会影响征信?”一连串问题砸过来,我能理解那种突然被通知“你欠钱了...
“律师,我突然收到‘雅拓邦’发来的短信,说我贷款逾期了,还带上了身份证号、还款金额,看着挺吓人,我到底有没有欠钱?这是不是诈骗?”
说实话,这类情况现在太常见了,随着消费金融的普及,像“雅拓邦”这样的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或催收机构频繁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醒“贷款逾期”,但很多人压根不记得自己借过这笔钱,今天我就用大白话,帮你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你收到这条短信后,最该做的五件事是什么。
第一条原则:情绪稳定是维权的第一步。
看到“逾期”、“征信影响”、“法律追责”这种字眼,很多人都会心头一紧,但你要明白,一条短信本身不具备法律效力,更不能代表你真的违约,很多情况下,这类信息可能是:
千万别在慌乱中点击短信里的链接,尤其那些写着“立即还款”“查看账单”的短网址,它们可能是钓鱼网站,一旦输入个人信息,后果不堪设想。
最直接的办法是“三查”:
记住一句话:没拿钱,就不算借钱,即使签过电子合同,若资金未到账,借贷关系并未成立。
“雅拓邦”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像银行,也不像持牌消金公司,经查,它很可能是某金融机构的第三方催收合作方,这类公司受委托处理逾期账户,但权限有限。
问题在于:部分外包催收为了业绩,存在夸大其词、模糊身份、骚扰通讯录等违规行为,他们发的短信虽然可能基于真实数据,但也常出现信息错配、重复推送等问题。
如果你确认自己无负债,可以直接回复“本人未申请该贷款,请停止发送”并保留证据,必要时可向银保监会或地方金融监管局投诉其不当催收行为。
更危险的情况是:有人用你的身份信息骗贷。
现在黑产猖獗,一张身份证复印件+人脸识别视频就能在某些平台完成开户借款,如果你发现征信上有陌生贷款,而自己从未操作,那就要高度警觉。
建议立刻做三件事:
很多人选择“不理它,反正我没借”,但这样有风险,万一系统真的记错了,或者有人冒用你身份持续借贷,等到你想买房、办卡时才发现征信花掉了,那就晚了。
正确的做法是:主动查、主动问、主动留痕,所有沟通尽量用微信文字、邮件或录音留存,避免口头解释无凭据。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王女士连续两年收到某平台催收短信,称她通过“雅拓邦”渠道借款8000元已逾期,她坚称没借过,但对方态度强硬,甚至打她同事电话施压。
我们调取了她的征信报告,发现这笔贷款确实存在,但放款时间她正在国外出差,且银行卡无任何交易记录,随后我们申请平台提供借款全流程证据,包括人脸识别录像、IP地址、签约设备信息。
结果平台无法提供完整风控日志,最终承认系统存在“账号绑定错误”,并撤销债务、删除不良记录,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不实催收,沉默是金?不,证据才是。
一句话总结:不信、不慌、不删短信,先查征信、再留证据、必要时出手维权。
这个时代,我们的身份越来越“数字化”,也更容易被滥用,一条看似普通的催收短信,背后可能是遗忘的授权、系统的漏洞,甚至是精心设计的身份盗用。
作为普通人,你不需要懂所有法律条文,但要建立基本的风险意识:
✅ 不点陌生链接
✅ 定期查征信
✅ 对异常信息“较真”
✅ 遇事找专业力量协助
真正的债务不怕你查,怕的是你装作看不见。
保护好自己的信用,就是守护未来的通行证。
—— 一位始终站在你这边的执业律师
雅拓邦发短信说贷款逾期?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律师,我突然收到‘雅拓邦’发来的短信,说我贷款逾期了,还带上了身份证号、还款金额,看着挺吓人,我到底有没有欠...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