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呗1万逾期1年,利息会滚到让你怀疑人生?
老张去年手头紧,从借呗上划拉了1万块钱,心想着发年终奖就能还上,结果年底公司效益不好,奖金缩水,这笔钱一拖就是一年,最近他打开支付宝一看,差点没晕过去——欠款金额竟然滚到了快1万8!他懵了:“这利息是...
老张去年因为生意周转困难,向朋友借了6万元,说好三个月还清,结果一年过去了,这笔钱不仅没还上,逾期罚息却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近对方发来催收通知,老张一看数字傻眼了——原本6万的借款,加上罚息竟然要还近8万!他彻底懵了:“这罚息到底怎么算的?合法吗?”
很多人跟老张一样,以为逾期顶多是“多还点利息”,却完全低估了罚息的累积威力,在法律层面,借款一旦逾期,尤其是民间借贷或金融机构贷款,罚息通常不是“意思一下”,而是有明确计算规则的,甚至可能高到让你措手不及。
所谓“罚息”,是指在约定的还款日未按时还清本金和利息的情况下,根据合同或法律规定额外计收的违约金,它不同于正常利息,带有一定的惩罚性质,目的在于督促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借贷双方明确约定了逾期利率,只要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4倍,法院一般予以支持,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出借人也可以参照借期内利率主张逾期利息,或按当时LPR计算。
我们以老张的6万借款为例:如果当初约定的年利率是10%(假设未超过法定上限),逾期1年,正常利息是6000元,但如果合同中写明了“逾期罚息按日万分之五计算”(年化约18.25%),那么他一年的罚息就要再增加约10950元。光罚息就已经超过1万,加上本金和正常利息,总额自然逼近8万。
有些人可能还停留在“罚息=本金×利率×时间”的简单认知里,但其实很多贷款合同(尤其是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会规定罚息还要计复利——也就是所谓的“利滚利”,这意味着第一期的罚息,在下一期可能也会成为计息基础。
不过要注意,法律对复利有限制,根据司法解释,总计超过以初始本金为基数、按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利息+罚息的,法院不予支持,换句话说,法律保护有上限,但不是没上限。
如果你发现对方计算的罚息高得离谱,甚至超出法定保护范围,完全可以提出异议。
理性沟通+依法维权才是解决债务问题的正确方式,一味逃避只会让雪球越滚越大,甚至影响个人征信,被诉至法院。
如果你或身边人正面临类似情况:
6万借款逾期1年,罚息可能高达1万元以上——这不是吓唬人,而是很多人在无知无觉中跌入的“债务深坑”。法律虽保护合理债权,但也禁止无序高利,当你面临还款压力时,请务必:早面对、早沟通、早规划,而不是拖到罚息压垮自己,理性负债,合法维权,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你有类似经历或疑问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聊聊。
欠款6万逾期1年,罚息会滚到让你怀疑人生?,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老张去年因为生意周转困难,向朋友借了6万元,说好三个月还清,结果一年过去了,这笔钱不仅没还上,逾期罚息却像雪球...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