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教你三招让欠钱的是孙子变成还钱的是大爷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平时称兄道弟,借钱时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兄弟,周转几天就还!”可一到还款日,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朋友圈倒是天天更新——旅游、吃饭、发红包,就是不提还钱的事,更气人的是,你还不好意...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朋友急用钱,张口就借几千上万,说得信誓旦旦“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发现人家早就成了“老赖”——名下没房没车,银行卡冻结,连支付宝都只剩个空壳,这时候你心里一动:既然他本来就没打算还,那我借出去的钱,是不是干脆也别还了?反正他也没能力追回来……
等等!先别急着点头,这个念头听起来解气,但真要照做,可就踩进法律的大坑了。

今天咱们不讲大道理,就掰开揉碎说清楚一件事:哪怕对方是老赖,你借了他的钱,也不能理直气壮地不还。
很多人误以为,“他是老赖,法院都拿他没办法,我还跟他讲信用?”这其实是典型的“以错制错”思维。
我们来捋一捋逻辑链:
举个例子:一个杀人犯,能不能去银行存钱?当然可以,他的犯罪行为不影响他作为储户的权利,同理,一个老赖,哪怕他欠了全世界,只要他还给别人钱,或者别人欠他钱,法律依然保护这笔债权的存在。
你不能因为对方品行恶劣,就否定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
有人会说:“他又不敢去法院起诉,怕暴露财产线索,或者丢脸。”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风险极高。
老赖不敢告 ≠ 不能告。
他可能暂时隐忍,但一旦时机成熟——比如他解冻账户、拿到赔偿款、甚至只是想拿回点心理平衡——随时可以一纸诉状把你告上法庭。
即使他现在没钱,也不代表他将来没有。
法院判决后,你的还款责任会被记入执行档案,未来你买房、贷款、孩子上学,甚至坐高铁飞机,都有可能受影响。
更可怕的是,如果你明知对方是老赖还故意借钱不还,可能涉嫌“恶意逃废债务”,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被反诉“不当得利”或影响个人征信。
别忘了,法律不鼓励“以暴制暴”,它讲的是规则和程序正义。
2022年,浙江温州有个真实案例。
张某长期被前同事李某拖欠工资,李某早已被列入失信名单,名下无产可执,张某怀恨在心,某天李某突然找他借2万元应急,张某心想:“你当年欠我3万不还,现在轮到你求我了?”于是爽快借出,但暗下决心:这钱我死也不会还。
结果一年后,李某竟通过亲戚账户提起诉讼,法院查明借款事实清楚,判决张某限期归还本息,张某不服上诉,称“李某是老赖,不应享有债权”,但法院明确回应:“失信被执行人的私法权利不受剥夺,其合法债权依法受保护。”
张某不仅还了钱,还因拒不执行判决被司法拘留15天,征信留下污点,找工作屡屡碰壁。
他后来苦笑:“本想出口气,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 只要借贷关系成立,双方权利义务即受法律约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只要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有明确被告,有具体诉求和事实理由,法院就应当受理。
⚠️ 特别提醒:失信被执行人≠丧失民事权利主体资格,他们依然可以作为原告起诉,法院不会因其“老赖”身份而驳回其合法诉求。
我知道,面对老赖,很多人都憋着一股火,他们逍遥法外,你却要规规矩矩做人,感觉特别不公平。
但请记住:法律的意义,不是让每个人都变成复仇者,而是让社会在规则中保持底线。
你可以不原谅那个欠你钱的人,但不必用违法的方式去“惩罚”他,更不该把别人的错误,当成自己犯错的借口。
如果你曾被老赖伤害,建议你:
而如果你从老赖那里借了钱,请务必守住底线:该还的还,该追的追,两件事分开处理。
真正的强者,不是比谁更狠,而是能在混乱中守住内心的秩序。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句话,不该因对方是谁而改变。
写在最后:
这个世界确实不够公平,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珍惜那些还能坚守的规则,别让愤怒把你变成另一个你讨厌的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朋友急用钱,张口就借几千上万,说得信誓旦旦“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