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薪留职一般不得超过几个月
法律解析: 停薪留职的期限目前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一般由单位和员工协商确定,在实践中,停薪留职期限通常不超过24个月。 停薪留职制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较为常见,当时国家为了妥善安置富余...
工伤停薪留职工资按照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标准计算,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情况下,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停薪留职即停工留薪期,这是保障工伤职工在治疗工伤期间生活和经济来源的重要制度。
工资计算标准方面,“原工资福利待遇”指的是职工在受伤前正常工作期间的全部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但不包括加班工资。例如,某职工在工伤前每月固定工资为5000元,还有每月平均1000元的绩效奖金,那么其停工留薪期工资就应按照每月6000元来发放。
停工留薪期的时长确定也很关键。通常不超过12个月,这是综合考虑一般工伤的治疗和恢复时间而设定的。不过,对于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如涉及重大器官损伤、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等,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同样有严格限制,不得超过12个月。也就是说,停工留薪期最长一般不超过24个月。
在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如果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如果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实践中,可能会存在用人单位与职工就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和发放产生争议的情况。此时,职工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工伤停薪留职工资按照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标准计算,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情况下,停工留薪期不超...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