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是正式工吗
法律解析: 签订劳动合同不一定就是正式工。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正式工通常指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劳动关系的员工,但签订劳动合同的人...
没签合同也可能是正式工。判断是否为正式工不能仅依据有无签订合同,而是要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及双方是否符合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
在实际情况中,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上的用工关系,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可以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可能属于正式工。
劳动关系的认定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主体资格,用人单位需是合法成立的组织,劳动者需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例如,企业依法注册登记,劳动者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身体健康具备劳动能力。从属性,包括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人格从属性表现为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指挥。比如按时上下班、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等。经济从属性则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劳动者依赖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维持生活。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满足上述条件,即便未签订合同,也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对于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区分,在劳动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一般来说,正式工通常是指与用人单位建立了相对稳定、长期的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没签合同的劳动者如果长期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享受与其他有合同员工相似的待遇,如固定的工作岗位、稳定的工资收入、享受用人单位的各项福利等,那么也可以认为是正式工。
不过,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会给劳动者带来一些风险,比如在证明劳动关系、主张工资、经济补偿等权益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为了保障自身权益,劳动者应及时要求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没签合同也可能是正式工。判断是否为正式工不能仅依据有无签订合同,而是要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