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请假条怎么写?写错了影响出勤?老师不批怎么办?
哎,当家长的谁没为娃请过假啊?孩子发烧了、家里有事、甚至心情不好想在家调整一天……但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明明情况都说清楚了,请假条交上去,老师就是不批,或者班主任还专门打电话来问:“这假条是不是你们随...
咱们当家长的,最怕啥?不是孩子感冒发烧,是孩子一不舒服,得赶紧写个请假条交给老师,可别小看这张纸——写得好,老师理解、班级管理顺畅;写得糊弄,轻则被打回来重写,重则被记缺勤,甚至影响评优评先,更有的学校直接把“请假条不合格”当成旷课处理,你说冤不冤?
所以今天咱就来唠点实在的:孩子请假条到底该怎么写?有没有模板?要不要讲究法律依据?别急,一条一条给你捋清楚。

很多人觉得,孩子请假嘛,拿张作业纸写两行字:“老师,我娃今天发烧,不能上学。” ——完事,但现实是,很多学校明确要求请假条必须包含学生姓名、班级、请假事由、起止时间、家长签名和联系方式,缺一不可。
为什么这么严格?因为从法律角度看,这不仅是家校沟通的凭证,更是学校履行安全管理责任的重要依据,孩子没到校,学校得知道去向,否则一旦出事,责任归属就成了大问题。
请假条本质上是一种“书面通知”,不是抒情散文,也不是应付差事,写得清楚、规范,是对老师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我给你一个实用模板,你可以收藏下来,以后直接套用:
请假条
尊敬的[班主任姓名]老师:
我是贵班学生[孩子姓名](学号:[如有可填写])的家长,因孩子于[具体日期]出现[具体症状,如发热、咳嗽等],经[医院名称/家庭观察]判断需居家休息,现申请自[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请假[天数]天,预计[返校日期]返校上课。
期间我们将密切关注孩子健康状况,确保康复后返校,如有需要,可提供医院证明。
家长姓名:[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您的手机号]
日期:[填写当日]家长签字:_____
看到没?有头有尾、有理有据、信息完整,既表达了尊重,又提供了关键信息,老师一看就明白,也不用再打电话反复确认。
特别提醒:
去年冬天,杭州一位妈妈在微信群里跟班主任说:“老师,我儿子今天不舒服,不来上学了。” 当时老师正忙,没及时回复,结果第二天系统自动统计出勤时,孩子被记为“无故缺勤”。
这位妈妈急了,去找学校解释,学校表示:口头请假不算正式请假,必须提交书面材料,最后她补交了请假条,还附了社区医院的就诊记录,才把记录改成“病假”。
但麻烦的是,这个“旷课”记录已经进了学期初评数据,差点影响孩子“全勤奖”和班级评优资格。
你看,一句话的事,演变成一场“证据大战”,要是当初一张规范的请假条早早就递上去,哪会有这些波折?
别图省事。你以为的“小事”,可能正在悄悄积累成未来的“大事”。
当然有权,根据《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第十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考勤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因故不能到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及时告知学校,并说明理由。”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也明确:
学生无正当理由未到校上课,经劝导仍不改正的,可视为旷课,学校可依规处理。
也就是说,“告知”是家长的法定义务,“记录”是学校的法定职责,而请假条,正是完成这一法律行为的关键载体。
你不写?学校只能按“未到校”处理,这不是老师苛刻,是制度使然。
说到底,请假条不只是给老师的,更是我们作为家长责任感的体现,它反映的是我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规则的尊重态度。
写好一张请假条,不需要华丽辞藻,只需要做到三点:
别小看这张纸,它可能是孩子未来某次评优的加分项,也可能是你和老师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下次孩子请假,别再随手写几个字了,花三分钟,认真写一张规范的请假条——这不仅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你自己负责。
毕竟,教育从来不在惊天动地处,而在这些细水长流的细节里。
孩子请假条怎么写?写错被拒、影响出勤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当家长的,最怕啥?不是孩子感冒发烧,是孩子一不舒服,得赶紧写个请假条交给老师,可别小看这张纸——写得好,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