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和刑事案件执行时候哪个先执行
法律解析: 一般情况下,并没有绝对的规定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执行的先后顺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在实际情况中,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执行的先后顺序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 从案件...
朋友张口借了五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拖就是三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见不着,你气得牙痒痒,心里直犯嘀咕:“这算不算诈骗?他会不会坐牢?”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一件事——老赖借钱不还,到底会不会入刑?

先给你泼一盆冷水:绝大多数情况下,单纯“借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换句话说,哪怕对方赖账赖到天荒地老,只要他当初是正常借款、签了借条、没用假身份骗你钱,那这事法院最多判他还钱+赔利息,不至于抓去坐牢。
但!重点来了——如果借钱的时候就有“非法占有目的”,那性质就变了,可能一脚踏进刑法的雷区!
比如说,有人明明负债累累、公司快倒闭了,还装作“投资大佬”跟你借20万,说项目稳赚不赔,结果钱一到账就拿去还赌债或挥霍一空,这种行为就极可能被认定为“诈骗罪”,这时候,你报警,公安机关真可能立案,对方真的会坐牢!
再比如,有些人借完钱后故意转移财产、注销公司、玩失踪,还公开叫嚣“有本事告我去”,这种恶意逃避执行的行为,虽然借款本身可能是民事问题,但如果法院已经判决他还钱,他却拒不执行,那就可能触犯《刑法》第313条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俗称“拒执罪”——这可是实打实的刑事责任,最高能判七年!
所以关键点来了:
👉不是“不还钱”就一定坐牢,而是“怎么借的”和“怎么躲的”决定是否入刑。
👉 民事违约,靠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 刑事犯罪,靠证据证明“骗”或“恶意对抗司法”。
老李和老王是二十多年的老友,2021年,老王说自己承包了个工程急需周转,向老李借了18万元,写了借条,约定半年内还清,老李信他,把养老钱都拿出来了。
可半年过去,老王音讯全无,老李一查才发现,老王根本没做工程,那笔钱被他拿去赌博输了个精光,更离谱的是,他在借款前就已经背负百万债务,名下房产也早已抵押给他人。
老李报警,警方调查发现:老王在借款时隐瞒真实财务状况,虚构工程项目,骗取信任,且资金用途与承诺完全不符,检察机关以诈骗罪提起公诉,法院认定老王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责令退赔。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当“借钱”变成“骗钱”,法律的底线就被击穿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若发现存在虚假诉讼、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涉嫌刑事犯罪等情形,应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债权人情绪激动地跑来问我:“他是不是该抓进去?” 我理解你的愤怒,但我也必须冷静地告诉你:法律讲究证据,更讲究行为定性。
✅ 如果你是出借人,请务必保留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借条原件,必要时及时起诉,申请财产保全,别等到对方把房卖了才后悔。
✅ 如果对方已被判还款却仍不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甚至推动“拒执罪”刑事自诉。
✅ 但如果一开始就没打算还,还编故事骗你钱?别犹豫,收集证据,立刻报警!
记住一句话:欠钱不还是“赖”,骗钱才是“罪”。
我们既要捍卫自己的财产权,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精准出击,而不是被情绪牵着走。
最后送大家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人情可以讲,底线不能丢,借钱时多留个心眼,还钱时才能少流一滴泪。
—— 一位始终站在你这边的律师
借钱不还=坐牢?老赖真会被判刑吗?一文讲透民事和刑事的界限!,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张口借了五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拖就是三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见不着,你气得牙痒痒,心里直犯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