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不还钱还敢继续借?三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包底线!

金融债务33秒前1

朋友当初信誓旦旦说“下个月一定还”,结果拖了半年都没动静,更离谱的是——他还反过来找你借钱?
这年头,“老赖”已经不是躲着不见人那么简单了,他们越来越“聪明”:一边欠着债不还,一边又装可怜、编理由,继续向身边人伸手。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种“欠着不还还敢借”的荒唐现象,从法律角度、心理战术到实际应对策略,一次性给你讲明白。


为什么老赖敢“边欠边借”?

别以为他们只是脸皮厚,其实背后有一套完整的“心理操控术”。

老赖不还钱还敢继续借?三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包底线!

  1. 试探你的底线
    第一次借钱不还,你不催,他就会觉得“这个人好说话”,第二次再开口,其实是测试你是否还会心软,很多人碍于情面,怕伤关系,选择沉默,这就给了对方可乘之机。

  2. 制造情感绑架
    “我最近真的走投无路了”“上次没还你也理解我,这次帮我一把吧”……这些话听着挺惨,但细想一下:真正走投无路的人会先解决旧账,而不是继续添新债。

  3. 利用信息不对称
    你以为他是临时周转,其实他在多个渠道同时借款,拆东墙补西墙,你不知道他外面还欠了多少人,但他清楚你最容易心软。

当一个人在未清偿旧债的情况下再次开口借钱,本质上已经不是“借钱”了,而是“转移风险”。


普通人怎么防?三招立住脚跟

面对这种情况,光生气没用,得有办法,我给所有被“反复借贷”困扰的朋友三个实用建议:

第一招:设立“还款前置原则”
明确告诉他:“你想再借可以,但必须先把之前的还清。”这不是绝情,是基本信用规则,就像银行不会给逾期客户发新卡一样,你也没义务当“无限兜底人”。

第二招:书面记录+保留证据
哪怕只是微信聊天,也要把每一次借款金额、时间、用途记下来,不要怕显得生分,真正的友情经得起规范,万一将来需要走法律程序,这些就是关键证据。

第三招:学会“温柔而坚定地拒绝”
别说“我没钱”,这等于给他留个后门;也不要说“我不信你了”,容易激化矛盾,换成:“我知道你现在难,但我这边也有压力,之前那笔还没结清,我实在没法再支持。”既表达了立场,又不失体面。

善良要有锋芒,信任要有边界。


以案说法|她借出8万,对方欠着不还反要再借5万

去年我们律所接了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和同事王某关系不错,王某因炒股亏损,先后三次向她借款共计8万元,每次都写了借条,约定三个月内归还,结果到期后一直推脱,电话不接,消息回得敷衍。

更让人震惊的是,半年后,王某突然发微信:“家里人生病了,能不能再借5万应急?”
李女士当场懵了:前一笔都没还,怎么还好意思张嘴?

她来找我们咨询时情绪激动,但我们告诉她:现在最重要的是止损+维权。
我们协助她收集了全部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和借条,并发出正式《催款函》,在律师介入一周后,对方主动联系协商分期还款,最终达成协议,避免了诉讼成本。

这个案例说明:越早采取行动,越能掌握主动权,容忍一次失信,就是在鼓励第二次背叛。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规定你必须知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这意味着:

  • 你有权要求对方按时还款;
  • 即使对方耍赖,只要证据齐全,三年内都可以起诉;
  • 在催收过程中保持沟通记录,还能中断诉讼时效,延长维权窗口期。

律师总结|守住底线,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处理“老赖不还还敢借”的问题,从来不只是金钱纠纷,更是人性与边界的较量。
作为律师,我想说的是:你可以选择原谅,但不该放弃追讨;你可以保留情面,但不能丧失清醒。

真正的成熟,是在善良中带着判断力,在帮助他人时不牺牲自己的底线。
下次如果有人欠你钱还没还清,却又要开口借钱,请记住这句话:
“我可以陪你渡过难关,但不能替你承担无止境的风险。”

别让一时的心软,变成长久的悔恨。
你的每一分付出,都值得被尊重,更值得被偿还。

老赖不还钱还敢继续借?三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包底线!,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工伤了能赔多少钱?单位不认、少赔、不赔怎么办?
« 上一篇2分钟前
×
20
2025 11

老赖不还钱还敢继续借?三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包底线!

朋友当初信誓旦旦说“下个月一定还”,结果拖了半年都没动静,更离谱的是——他还反过来找你借钱? 这年头,“老赖...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