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的老赖怎么治?录音有用吗?律师教你三招反制!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更气的是,朋友圈里他还晒着新买的手机、旅游照片,日子过得比你还滋润,你心里憋屈得不行,可...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结果呢?约定的还款日过了,对方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见面就装傻充愣:“哎呀最近手头紧,再宽限几天。”这一“宽限”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你说气不气?更可气的是,这人吃喝玩乐样样不落,偏偏没钱还你。
这时候你才明白——不是他“困难”,而是他压根就没打算还,这种人,老百姓叫“老赖”,法律上叫“失信被执行人”,面对这种“借钱时是兄弟,还钱时变路人”的人,除了生气、发朋友圈曝光,我们到底还能怎么办?

别急,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民事诉讼律师,我今天就来给你支几招,让你不再当那个“被拿捏”的老实人。
很多人吃亏,就吃在“讲感情、不留痕”,借钱的时候一句“咱谁跟谁啊”,连张借条都没打,结果对方翻脸不认账,你连起诉都难立案。
没有证据的债权,就像没有锚的船,随时会被风浪掀翻。
从现在起,无论金额大小,只要涉及金钱往来,一定要做到:
这些材料,将来就是你打赢官司的“弹药”。
很多人犹豫:“是不是太狠了?毕竟曾经是朋友。”但你要想清楚:是你先讲情义,是他先践踏信任,你不起诉,不代表矛盾会消失,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好欺负”,越拖越久。
打官司不是撕破脸,而是给对方一次正视问题的机会,很多被告收到法院传票那一刻才慌了神,主动联系调解还款。
现在的诉讼流程已经非常便捷,小额诉讼(5万元以下)可以走简易程序,一审终审,最快一个月就能出判决,你不需要天天跑法院,大部分手续可以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完成。
赢了官司后,如果对方仍不还钱,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查封他的银行卡、冻结微信支付宝、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坐不了高铁、住不了星级酒店,连孩子上私立学校都可能受限。
这,才是对“老赖”最有效的震慑。
在正式起诉前,你可以先发一封律师函,别小看这封信,它不是恐吓,而是一种正式的法律提醒。
我经手的一个案子,当事人发完律师函第二天,对方就主动打电话说:“我以为你不会认真,没想到你还请了律师……我马上还一半,剩下的分期行不行?”
你看,有时候不是对方真没钱,而是他以为你不敢动真格。
律师函的作用,就是打破对方的侥幸心理,它表明:你已进入法律程序预备状态,下一步就是法庭见,这种压力,往往比你天天催债有用得多。
我的客户李女士,借给闺蜜3万元应急,当时微信转账并备注“借款”,对方也回复“月底一定还”,结果半年没动静,后来直接拉黑。
李女士一直忍着,觉得“闹大了伤感情”,直到我劝她:“你不是在惩罚她,是在保护自己。”
我们整理了转账记录、聊天截图,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开庭时,对方没出庭,缺席判决支持全部诉求。
执行阶段,法院查到她名下有一张工资卡,立即冻结,不到两周,对方主动联系李女士,一次性还清本金加逾期利息共3.6万元。
她说:“原来我不是软弱,只是不懂用法律保护自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只要有明确被告、具体诉求和事实依据,即可提起诉讼。
而一旦进入执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明确:
失信被执行人不得乘坐飞机、高铁,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消费,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也将受限。
这些,都不是“吓唬”,而是实打实的法律武器。
借钱不还的老赖,最怕的不是你生气,而是你清醒。
他们赌的就是你碍于情面、懒得折腾、最后自认倒霉。
但我要告诉你:依法维权,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对自己尊严的捍卫。
你愿意帮人,说明你善良;你敢追债,说明你清醒,善良不该被利用,信任也不该被消耗。
下次遇到老赖,别再低声下气地催了。
收集证据、发出警告、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你不是在报复,你是在告诉这个世界:
我的善意有底线,我的权利不容侵。
该硬气时就硬气,法律,永远站在讲理的人这一边。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治他?软磨硬泡不管用,律师教你三招反制!,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结果呢?约定的还款日过了,对方电话不接、微信已...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