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到底谁最狠?普通人如何打赢这场持久战?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承诺“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三年五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见面装傻,最后你才发现,他不是“暂时困难”,而是压根就没打算还,更气人的是,这种人可能还在朋友圈晒新车、发旅游照,活得比你还滋润。

这时候你心里憋着一口气:这年头,最大的老赖是谁?是那些欠银行几个亿的老板?还是靠信用透支生活的“社交高手”?其实啊,真正让人头疼的,往往不是那些高调破产的大佬,而是身边这些“熟人型老赖”——他们借得悄无声息,躲得无影无踪,还总能用一句“最近手头紧”堵住你的嘴。

老赖借钱不还,到底谁最狠?普通人如何打赢这场持久战?

但我想告诉你:别认命,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也绝不会纵容恶意失信的行为,面对借钱不还的老赖,你不是没招,而是不知道怎么出招。


以案说法:一张借条,三年追债,她终于拿回了8万块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借给同事5万元应急,当时碍于情面没打借条,只留了微信聊天记录和两笔银行转账凭证,结果一年后对方不仅不还钱,还反咬一口说那是“共同投资款”。

我们接手后,第一时间梳理证据链:

  • 微信里明确写有“借5万周转,月底还你”;
  • 转账备注“借款”;
  • 后续催款时对方承认欠款但推脱还款时间。

虽然没有纸质借条,但我们依据《民法典》事实借贷关系”的认定标准,结合电子证据规则,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最终法院判决对方偿还本金及逾期利息,执行阶段,我们申请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三个月后,对方主动联系还款,全款结清。

这个案子说明什么?
不是老赖太强,是你还没亮出法律的剑。


法条链接:法律怎么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明确: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特别注意第十六条:

“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

换句话说——只要你有转账记录+能证明这是“借款”而非赠与或投资,哪怕没打借条,也有可能胜诉!


律师总结:对付老赖,三步走稳赢

  1. 收集证据要趁早
    别等对方翻脸才想起来找证据,微信聊天、通话录音、转账记录、证人证言……凡是能证明“他借了钱”“你说过要他还”“他答应过还款时间”的,统统保存好,建议重要借款一定要签书面借条,写明金额、期限、利息、用途、身份证号。

  2. 沟通施压要有策略
    不要一上来就撕破脸,可以先温和催收,留下文字记录;再逐步升级语气,表达“准备走法律程序”的态度,很多时候,老赖怕的不是你还钱,而是怕你动真格。

  3. 果断起诉,用执行逼他还
    拖欠超过三个月,基本就可以判断是恶意拖欠,这时候不要犹豫,委托专业律师发律师函,然后提起诉讼,一旦胜诉进入执行程序,法院可查封财产、冻结账户、列入失信名单、限制坐飞机高铁——很多老赖撑不到这个时候就会主动求和。

记住一句话:善良要有锋芒,忍让不是软弱。
你愿意帮人,是你的美德;他赖账不还,是他的原罪,用法律守护自己的权益,才是对诚信社会最好的支持。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老赖,但更不该缺少敢于说“不”的普通人。
下次有人问你借钱,请记得微笑点头的同时,也悄悄准备好那张借条。
因为真正的成熟,是在保持善意的同时,手里始终握着底线的刀。

老赖借钱不还,到底谁最狠?普通人如何打赢这场持久战?,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退休了,工作受伤还算工伤吗?工伤后退休,待遇有啥不一样?
« 上一篇44秒前
×
18
2025 11

老赖借钱不还,到底谁最狠?普通人如何打赢这场持久战?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承诺“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三年五年,电话不接、微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