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普法百科5小时前1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特征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是刑法上通常说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结果发不发生,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我国刑法没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对故意犯罪的规定中,对这两种心理差别是作出规定的。区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小,决定量刑,具有一定意义。

司法实践中,“希望”要比“放任”的主观恶性更大。对前者的处罚也就更重。

分享举报
过失犯罪有什么性质
« 上一篇5小时前
哪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下一篇 »5小时前
×
10
2025 11

故意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特征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