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抓到了怎么判?拐卖儿童会坐多久牢?
你有没有刷到过那种揪心的短视频?一个妈妈抱着寻人启事在街头哭喊,照片里的孩子笑容灿烂,可下一秒就被人贩子抱走,从此音信全无,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觉得法律必须亮出最锋利的牙齿——因为这不是普通的犯罪,...
一、拐卖儿童罪和诈骗罪怎么判
拐卖儿童罪和诈骗罪的量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
拐卖儿童罪方面,拐卖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并处没收财产:拐卖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拐卖儿童三人以上的;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儿童的;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造成被拐卖的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将儿童卖往境外的。
诈骗罪方面,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各地区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二、故意损财如何认定诈骗案件
故意损财和诈骗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一般不能将故意损财直接认定为诈骗案件。不过,在特定情形下,若存在以下特征,可能与诈骗相关:
第一,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比如,行为人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后,虚构自己有能力且愿意赔偿的事实,让被害人基于此错误认识交付财物,之后却不履行赔偿承诺。
第二,非法占有目的。诈骗犯罪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若在故意损财过程中,行为人以损财为手段,目的是骗取被害人财物,就可能构成诈骗。例如,故意弄坏被害人的贵重物品,然后以帮助修复为由索要高额费用,实际并未进行修复且将费用据为己有。
第三,因果关系。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且该处分行为与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判断是否构成诈骗案件,需综合考量行为人的行为方式、主观故意和被害人的处分行为等因素。司法实践中,要依据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准确认定。
三、故意损财如何认定诈骗行为
故意损财和诈骗行为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一般不能将故意损财直接认定为诈骗行为。但在特定情形下,若存在以下特征可能涉及诈骗:
1.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情况或隐瞒关键信息,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比如,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后,编造虚假理由让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交付财物赔偿。
2.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以故意损财为手段,目的是骗取被害人财物,而非单纯的破坏财物。
3.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被害人因行为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而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将财物交付给行为人。
实践中,判断故意损财是否构成诈骗,需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实施的具体行为以及被害人的反应等因素。若仅有故意损财行为,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及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则应按故意毁坏财物相关规定处理;若符合诈骗构成要件,则以诈骗罪论处。
以上是关于拐卖儿童罪和诈骗罪怎么判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一、拐卖儿童罪和诈骗罪怎么判 拐卖儿童罪和诈骗罪的量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 拐卖儿童罪方面,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