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交税?一不留神多缴了怎么办?
每个月工资到账,一看个税扣得比房租还狠,心里直嘀咕——“我这钱到底交得对不对?”年底汇算清缴时,打开APP一看,要么要补几千,要么退税几百,脑袋嗡嗡的:“我这一年到底算清楚了吗?” 别慌,今天咱们就...
咱们平时聊得最多的是买房、买车、工资涨没涨,可真要说到“生病”这事儿,很多人心里头其实是发怵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这时候,医保就成了咱兜里最实在的“救命钱”,但问题来了:医疗保险到底该怎么交?自己交还是单位交?断缴了有没有影响?补缴来不来得及?我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给你捋清楚。
首先得明白一件事:交医保,分身份,也分方式,你属于哪种人,决定了你怎么交、交多少、能享受什么待遇。
第一类:上班族(有单位的人)
如果你在公司上班,签了劳动合同,那你的医保是“被动缴纳”的,简单说,就是单位帮你搞定,每个月工资条上的“五险一金”,其中一项就是医保,通常比例是:单位出大头(比如8%左右),你自己出小头(2%左右),直接从工资里扣,你不用操心流程,只要确认每月有没有正常显示缴费记录就行。
重点提醒:有些公司为了省钱,不给员工交医保,或者试用期六个月才开始交——这是违法的!《社会保险法》明文规定,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必须参保,别忍着,该投诉就投诉。
第二类: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等)
没单位怎么办?别慌,你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己交医保,现在很多城市都开通了线上渠道,支付宝-市民中心”、“微信城市服务”或当地社保APP,搜索“城乡居民医保”或“灵活就业人员医保”,按提示操作就行。
这类医保一般每年交一次,费用比职工医保低,但报销比例和待遇也会略低一些,好处是自由,坏处是容易忘记缴费时间——错过集中缴费期,可能就得等明年了,中间生病全自费!
第三类:城乡居民(老人、孩子、学生等)
这类人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俗称“居民医保”,比如家里的老人没退休金,小孩上学,都可以参保,通常由街道、村委会统一组织,每年集中缴费一次,金额不高,几百块钱搞定。
特别提醒:新生儿出生90天内可以办理参保并追溯报销,生下来住院花了几万,报回来一半都不是梦!
这是很多人最担心的问题,比如换工作空窗期、忘了缴费、系统故障……一旦断缴,是不是前功尽弃?
答案是:看情况。
千万别抱侥幸心理,尤其是换工作的朋友,建议在离职前就问清社保衔接问题,或者暂时以灵活就业身份自己交上,别让保障出现“真空期”。
我之前接了个案子,挺典型的,小李是个设计师,从一家公司辞职后准备创业,想着“反正年轻身体好,医保先不交了”,结果半年后急性阑尾炎住院,花了两万多,他去医保局一查,发现因为断缴超过4个月,不符合补缴条件,一分钱都没报。
更惨的是,他后来想重新参保,还得等满6个月才能享受报销待遇,也就是说,未来半年他就算再住院,也得自己掏钱。
最后他跟我说:“早知道当初花几百块续上,也不至于现在心疼两万。”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医保不是花钱买安心,而是用小钱防大险,你以为省下的那点保费,可能连一次CT都 cover 不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医保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还有人社部《关于切实做好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政策,都明确强调: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为员工缴纳医保。
这些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说到底,交医疗保险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它不像理财那样能让你赚钱,但它能在你最脆弱的时候,托住你不会掉进财务深渊。
记住三句话:
别等病来了才想起医保,就像别等房子烧了才想起灭火器。健康无价,但医保有价,而且价格很便宜。
现在掏出手机,查一下自己的医保状态:是否在缴?有没有断?账户余额多少?花五分钟,可能省下几万块。
你说值不值?
交医疗保险怎么交?一不留神漏缴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平时聊得最多的是买房、买车、工资涨没涨,可真要说到“生病”这事儿,很多人心里头其实是发怵的,不怕一万,就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