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出结果后还要做什么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工伤鉴定出结果后,要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若对鉴定结果有异议还可申请再次鉴定,之后需关注后续治疗和康复等事项。

拿到工伤鉴定结果后,要确认鉴定结果的内容和等级。如果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次鉴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若对鉴定结果无异议,接下来就要着手事宜。对于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大部分赔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要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工伤保险待遇。所需材料通常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医疗费用票据等。社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会按照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费用等。

对于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付。这时候就需要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赔偿。协商过程中,要明确赔偿项目和金额,如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如果协商达成一致,双方签订赔偿协议,用人单位按照协议支付赔偿款。

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需在规定的仲裁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或开庭审理,作出仲裁裁决。如果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后续的治疗和康复也不能忽视。根据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可能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身体恢复。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医疗记录和费用凭证,以备不时之需。劳动者在身体恢复后,还需要考虑重返工作岗位的问题,如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作安排等。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分享举报
医保定点医院门诊报销比率?
« 上一篇2秒前
×
09
2025 10

工伤鉴定出结果后还要做什么

法律解析: 工伤鉴定出结果后,要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