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真的没有关系吗?别等催收上门才后悔!
网贷逾期,真的可以“躺平”不管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凭借便捷的申请流程和快速放款的优势,成为不少人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首选,一旦经济状况不佳,还款压力骤增,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暂时...
某天夜里,手机突然“叮”一声,屏幕亮起——“您在XX银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怎么忘了还?”
这并不是偶然,如今绝大多数正规金融机构,在借款人出现逾期行为后,第一反应就是发短信提醒,这不是骚扰,而是风控流程中的标准动作,更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和义务。
那问题来了:贷款逾期到底会不会发短信?发了是不是就没事了?不发短信是不是就没逾期?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
答案是:大概率会。
但这里要划重点——不是所有平台都会第一时间发短信,也不是每条短信都代表“正式通知”。
银行类机构(如工行、建行、招商等):系统自动化程度高,通常在逾期第1天就会触发短信提醒,内容规范,带有官方落款,【中国建设银行】尊敬的客户,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X日……”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如招联金融、中银消费):也会发短信,但可能延迟1-2天,语气相对温和,多以“温馨提醒”为主。
部分网贷平台或小贷公司:有些会在逾期当天发,有些则直接跳过短信,进入电话催收甚至上报征信阶段,尤其是一些非持牌或灰色地带的平台,可能根本不发短信,直接暴力催收。
所以你看,能不能收到短信,取决于你借的是谁的钱。
但更要命的是:就算没收到短信,也不等于没逾期!
很多人心存侥幸:“我没收到消息,应该不算吧?” 错!贷款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还款日期,系统按账单日自动扣款,一旦失败,逾期状态立刻生成,哪怕你手机静音、信号断了、换了号码,都不影响记录产生。
很多人以为:“反正就是一条短信,吓唬人罢了。” 可现实远比你想的残酷。
短信只是整个催收链条的起点,后续还有三步等着你:
我见过太多客户,一开始觉得“就晚几天而已”,结果因为没重视那条不起眼的短信,最终导致信用破产,买房买车全泡汤。
去年有个客户李女士来找我咨询,情绪崩溃,她说自己因为疫情失业,信用卡和两笔小额贷款总共欠了8万多,有几笔逾期了两个月,却一直没接到任何通知。
直到某天凌晨两点,手机连着弹出五六条短信:“您的贷款已严重逾期,将依法追偿。” 她吓得整夜没睡,第二天就被单位同事听到催收电话议论纷纷,压力大到想轻生。
后来我帮她梳理才发现:原来其中一家网贷平台注册时留的是旧手机号,早就停用了,所以根本收不到任何提醒,而另外两家虽然发了短信,但她设置了信息拦截,误当垃圾短信删了。
最终我们通过协商分期、申请征信异议等方式,帮她稳住了局面,但她反复说一句话:“要是早点看到那条短信,我就不会拖这么久。”
这个案子让我明白:短信虽小,却是债务世界的警铃,它不一定完美送达,但一旦响起,就意味着风暴正在逼近。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还款是借款人的基本义务,逾期即构成违约。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明确:为履行合同所必需,金融机构可在合理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包括发送催收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不良信息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保存5年。意味着一次逾期,影响长达五年。
也就是说,发短信不仅是常规操作,更是合规催收的一部分,你不看、不回、不当回事,只会让后果越来越重。
作为执业十几年的金融纠纷律师,我想告诉你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在这个信用社会里,每一次逾期,都是对你人生信用的一次刮擦,而那条看似普通的短信,往往是命运给你的最后一次温柔提醒。
它不是威胁,是警示;不是骚扰,是挽救。
如果你收到了逾期短信,请别慌张,更别逃避,正确的做法是:
✅ 第一时间核实是否真的逾期
✅ 主动联系贷款机构说明情况
✅ 尽快补缴欠款,争取不上传征信
✅ 若确有困难,可申请延期或个性化分期
晚还总比不还好,沟通永远比沉默强。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没看见短信就放过你,但一定会因为你的主动担当,多给你一点喘息的空间。
下次手机“叮”一声的时候,别再随手划掉了——那是你的信用在敲门。
贷款逾期会收到短信吗?别等催收上门才后悔!,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某天夜里,手机突然“叮”一声,屏幕亮起——“您在XX银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