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贷款逾期短信是真的吗?突然收到催收消息,是诈骗还是真事?
正吃着饭、开着会,手机“叮”一声弹出一条短信——“您在XX平台的分期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那一刻,心跳可能猛跳两下,脑子里瞬间闪过:“我最近确实借过一笔钱……但不是还...
某天手机“叮”一声,跳出一条银行或网贷平台的短信,写着“您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心里“咯噔”一下,脑袋瞬间空白?明明记得自己没忘啊,怎么就逾期了?贷款逾期真的一定会发短信提醒吗?还是说,有些压根不通知,直接上征信?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件事掰扯清楚,不绕弯子,不说套话,用大白话讲明白背后的门道。
简单回答:大多数情况下会,但不是100%保证。
先说结论:正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大型网贷平台(如借呗、京东金条等),在你出现逾期后,基本都会通过短信、电话、APP推送等方式进行提醒,这是他们风控流程的一部分,也是合规要求。
但这里有几个关键点你得搞清楚:
首日逾期不一定马上发短信
很多人以为“今天没还明天就收到短信”,其实不是,很多机构会有1-3天的“宽限期”,比如你信用卡账单日是每月5号,还款日是25号,但银行可能给你到27号才算正式逾期,这期间不一定会发催收短信。
短信只是提醒,不代表可以拖着不还
有人看到短信说“请于3日内还款”,就以为还有缓冲期,错!一旦过了合同约定的还款日,哪怕只晚1小时,系统就已经记录为“逾期”,短信只是后续的沟通手段,不影响征信上报的时间节点。
部分平台可能跳过短信,直接打电话甚至联系紧急联系人
尤其是一些非银机构或者助贷平台,为了催收效率,可能会绕过短信,直接打你电话,甚至在逾期较久后联系你填的“紧急联系人”,这不是违法,而是他们在协议里早就写明了权利。
最怕的是——根本没通知,但征信已经黑了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真有人遇到,比如绑定自动扣款的银行卡余额不足,系统扣款失败,而你又没留意APP消息或短信权限被屏蔽,结果一个月后查征信才发现“M1”逾期记录,这时候再解释“我没收到通知”基本没用,征信记录不会因此撤销。
所以记住一句话:别指望平台一定提醒你,主动管理才是王道。
我之前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林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办了一笔某知名平台的信用贷,每月还800多块,她设置了自动还款,一直很顺利,直到有个月工资延迟到账,卡里余额不够,扣款失败。
但她手机当时换了新机,短信过滤功能把那条“还款失败提醒”归到了“促销信息”文件夹,整整半个月都没看见,等她想起来去查时,平台已经上报了逾期记录。
更糟的是,她正好在应聘一家国企,背调时发现征信有一条逾期,直接被刷了下来,她去找平台申诉,要求删除记录,理由是“未收到有效通知”,但平台拿出了用户协议截图:“借款人应确保联系方式畅通,平台通过预留手机号发送通知即视为送达。”
这条逾期记录没能撤销,虽然金额不大,但在征信系统里留了痕,影响持续了整整五年。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有时候毁掉一个人的,不是一笔钱,而是一条被忽略的短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七条明确:
“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应当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处理目的、方式等事项。”
银保监会发布的《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也强调: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贷后管理机制,及时向借款人提示还款信息,保障借款人知情权。”
也就是说,平台有义务通知你逾期,但这种“通知”只要按你签约时留的方式(如短信、APP消息)发送了,就算尽到责任。你不看,不等于没通知。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法律人,我想告诉你一个扎心的事实:
在这个信用社会,没人有义务替你记住还款日。
短信通知是一种服务,不是免责金牌,你可以依赖它,但绝不能完全依赖。
我的建议很实在: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信用是你人生的隐形简历,而每一次还款,都是在给这份简历加分。
别让一条没看清的短信,成为你未来某次机会的绊脚石。
贷款逾期会短信通知吗?突然收到催收消息慌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某天手机“叮”一声,跳出一条银行或网贷平台的短信,写着“您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心里“咯噔”一下,脑袋瞬间空白...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