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短信通知已逾期?别慌,先搞清楚这5件事!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别急,我懂你,作为处理过上百起信贷纠纷的执业律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收到“银行贷...
“您已逾期XX天,信息已上传至公安系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看到这种字眼,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脑子里立刻蹦出一堆问号:真的上传公安网了吗?会不会被抓?征信完了?坐牢风险有多大?
先别急着吓自己,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民商事与金融法律领域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这条短信背后的“套路”和“真相”。

咱们得明白一件事:普通贷款逾期,本质上是民事债务纠纷,不是刑事犯罪。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或者网贷平台发来的所谓“已上传公安网”,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催收话术,目的是让你产生心理压力,尽快还钱。
什么叫“上传公安网”?听起来很吓人,好像你的名字已经在警察系统里挂了号,但实际上,正规的公安系统(比如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经侦立案系统)根本不会接收普通的贷款逾期数据。除非你涉嫌“贷款诈骗”或“恶意骗贷”,否则公安机关不会介入。
那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
因为有些催收机构为了施压,会故意模糊概念,他们可能把你的逾期信息上报到了征信系统(央行征信中心),或者报送给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些属于金融监管体系内的数据共享机制,和“公安网”八竿子打不着,但普通人一听“上传系统”,容易误解为“被公安通缉了”,这就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更恶劣的是,有些非法网贷平台甚至伪造红头文件、PS公安通知截图,打着“联合执法”“立案侦查”的旗号恐吓借款人,这些都是典型的违法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扰乱社会秩序,严重的可能构成敲诈勒索。
当你收到这类短信时,第一步要做的是冷静判断:
▶ 以案说法:小李的“公安网”惊魂记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借了一笔三万元的消费贷,因失业逾期两个月,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因长期拖欠,您的信息已同步至公安部数据库,即将启动刑事追责程序。”他还收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自称“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科民警”,让他立刻转账一万元“保证金”才能撤销立案。
小李吓得整夜睡不着,差点照做,幸好他多留了个心眼,打110反向核实,发现根本没有这个案件,后来我们调取了通话记录和短信内容,确认该“民警”使用的号码是虚拟运营商号段,且所谓“公安文书”全是PS的,最终我们向银保监会投诉了这家违规催收的第三方公司,并协助小李报案处理诈骗行为。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真正的公安机关办案,绝不会通过电话索要钱财,也不会用短信方式“通知立案”。
▶ 法条链接:这些红线不能碰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逾期属于违约行为,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如利息、罚息等),但不直接构成犯罪。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明确规定了“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贷款,单纯的还款困难≠诈骗。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条禁止催收机构使用“虚假承诺、恐吓、侮辱、诽谤”等方式进行催收。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也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也就是说,你欠钱要还,这是义务;但他们吓你、骗你、骚扰你,就是违法。
▶ 律师总结:理性面对逾期,守住法律底线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的话:谁都有难的时候,一时还不上贷款并不可耻,也不等于人生崩盘,真正可怕的是,在焦虑中失去判断力,被几句吓人的短信牵着鼻子走。
记住三个关键词:
✅认清性质:逾期是民事问题,不是刑事案件,除非你骗贷。
✅识破话术:“上传公安网”99%是虚张声势,别让情绪替你做决定。
✅主动沟通:如果真有困难,第一时间联系正规金融机构协商延期、分期,很多银行都有“困难帮扶通道”。
法律从不鼓励赖账,但也绝不纵容暴力催收,你在履行还款义务的同时,也完全有权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别让一条短信,毁了你的理智,更别让它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有问题,找专业的人聊一聊,往往就能走出迷雾。
我是律师老陈,陪你一起看清规则,安稳前行。
贷款逾期被短信通知已上传公安网?别慌,先搞清这背后的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您已逾期XX天,信息已上传至公安系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看到这种字眼,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