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算清缴怎么做?手忙脚乱别慌,这份避坑指南让你一次过关
每年一到年初,尤其是3月到5月这段时间,不少企业和个人纳税人就开始头疼:“又到了汇算清缴的时候了,到底该从哪儿下手?” 你是不是也这样?账本一大堆、发票堆成山、系统不会操作、政策搞不明白……一不小心...
每年六七月,全国千万家庭最关心的一件事,—孩子中考考得怎么样?分数出来没?能不能上理想的高中?但一到查分季,家长群里就开始炸锅:“官网打不开!”“点进去要验证码,结果跳转到收费页面?”“听说有人用小程序查分被骗了?”
别急,作为一位常年处理教育类咨询的律师,我今天不讲法条堆砌,就想用大白话,手把手告诉你:怎么安全、准确、合法地查到孩子的中考成绩,避开那些藏在角落里的“坑””。
首先划重点:中考成绩属于个人隐私信息,依法受保护,只能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授权的正规平台查询。
常见的正规渠道有:
这些渠道的特点是:不收费、无需绑定银行卡、不会索要身份证照片或人脸识别用于非查分用途。
⚠️ 警惕那些打着“提前查分”“内部通道”旗号的第三方网站或APP,很多是钓鱼链接,轻则泄露个人信息,重则被恶意扣费甚至遭遇诈骗。
确认准考证号和登录密码是否有效
很多家长临时翻箱倒柜找准考证,结果发现密码忘了,建议现在就检查一下,提前找回或重置。
关注本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查分时间表
每年各地查分时间不同,有的6月25日出,有的要等到7月初,别轻信“小道消息”,以官方公告为准。
警惕“查分短信”陷阱
如果收到类似“【中考查分】点击链接获取成绩”的短信,99%是诈骗,正规通知不会通过短链接推送成绩。
如果确认所有操作无误仍无法查到,第一时间联系学校老师或当地招考办,不要自己乱试各种“破解方法”。
去年夏天,杭州李女士在微信群看到一条“中考快速查分通道”,扫码后跳转到一个界面,提示“需支付18元服务费解锁成绩”,她心想几十块换孩子安心也值了,便付款并填写了孩子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
结果不仅没查到成绩,几天后她的支付宝莫名被扣款三次,共计500多元,更糟的是,孩子后来接到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考试违规”,要求转账“保证金”才能保留录取资格。
李女士报警后,警方查明这是一个专门针对中考家庭的诈骗团伙,利用家长焦虑心理,伪造查分平台窃取信息实施精准诈骗,最终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但被骗资金难以追回。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信息时代,焦虑最容易被利用,而法律保护的前提,是你先学会保护自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另据《教育法》第四十三条:
受教育者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并有权知晓与自身学业相关的评价结果。
这意味着:你的中考成绩是你合法享有的教育信息权益,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获取、传播或利用。
若发现有人冒用身份查分、倒卖考生成绩数据,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查中考成绩,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牵动全家情绪,也暗藏法律风险,作为律师,我想说:
✅认准官方渠道,不走捷径;
✅不轻信陌生链接,不随意授权;
✅遇到问题找学校、找教育局,别病急乱投医;
✅一旦发现信息泄露或被骗,立即保存证据并报警。
孩子的未来不该被一次冲动操作耽误。真正的捷径,是走对的路。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心查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绩单,无论高低,都是成长的见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背后,为他们守住那道安全的防线。
怎么查中考成绩?查分渠道混乱别慌,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每年六七月,全国千万家庭最关心的一件事,—孩子中考考得怎么样?分数出来没?能不能上理想的高中?但一到查分季,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