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欠5000逾期1年,真的会坐牢吗?
小王去年因为一时手头紧,用花呗刷了5000块钱,本来想着下个月就能还上,结果工作突然变动,收入断档,一拖再拖,竟然逾期了一年,最近他每天都收到催收电话,心里越来越慌:“我会不会被起诉?会不会上征信黑名...
小明(化名)去年手头紧,用花呗刷了1500块买手机,后来工作变动收入不稳,一拖再拖,竟然逾期整整一年,一开始他也没太在意,总觉得“不就一千多嘛,又不是不还”,直到最近频繁收到催收电话,甚至收到一份“法律告知函”,他才突然慌了——会不会因为这1500块被起诉?会不会影响征信?会不会甚至坐牢?
像小明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觉得金额小、时间短,“拖一拖没关系”,但事实上,哪怕只是1500元,逾期一年也绝不是小事。

逾期会产生高额罚息,花呗的逾期费用通常是按日计息,年化利率可能高达18%以上,1500元逾期一年,实际要还的很可能已经滚到了近2000元。
更严重的是信用污点,支付宝系产品已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一旦逾期超过三个月,不良记录就会被上报,这意味着你未来的房贷、车贷、信用卡申请都可能受阻,甚至找工作、租房子时对方查看你的信用记录,也会受到影响。
而催收的压力也不容小觑,从最初的短信提醒,到电话催收,再到委外催收甚至律师函,一层比一层严肃,虽然多数情况下金额较小的债务不会直接导致刑事责任,但如果持续回避,债权人完全有可能通过法律途径追讨。
2022年,用户小李因花呗1500元逾期一年未还,被支付宝方面诉至小额诉讼法庭,法院经审理认为,小李与支付宝之间属于合法有效的借款合同关系,其逾期行为已构成违约。
尽管小李辩称“金额小、忘记还”,但法官指出:合同违约责任并不因金额大小而免除,最终法院判决小李在十日内偿还欠款及逾期利息,并承担案件受理费,由于逾期记录已被报送征信,小李后来申请信用卡时被银行拒绝,这才意识到“信用”二字的分量。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哪怕金额再小,只要对方选择依法维权,法院是支持合法债权实现的,不要以为“拖得久就不了了之”——法律不会因为债务小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作为一名律师,我经常遇到类似咨询:“金额小、逾期短,是不是没关系?” 而我的回答始终是:法律不看金额大小,只看事实与契约。
哪怕只是1500元、哪怕只是逾期一年,你违约的事实不会改变,更重要的是,信用是一张无声的名片,一旦留下污点,修复成本远高于当初的那笔欠款。
如果你也像小明或小李一样,正在面对花呗或其他网贷逾期问题,别慌、也别躲。主动联系客服,说明情况、争取分期或减免,是解决之道;逃避、忽视、硬扛,则是下下策。
法律保护权益,但也要求责任,早日处理,早日安心。
本文依据公开法律知识及常见实务撰写,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具体个案请咨询专业律师。
花呗欠1500逾期1年,真的会坐牢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小明(化名)去年手头紧,用花呗刷了1500块买手机,后来工作变动收入不稳,一拖再拖,竟然逾期整整一年,一开始他...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