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物业费交得冤不冤?这笔糊涂账到底怎么算?
物业费是怎么算的?3分钟搞懂“价格密码” 最近邻居王阿姨在业主群里吐槽:“物业费年年涨,服务却越来越差!这钱到底花哪儿了?”很多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矛盾,都源于对物业费计算方式的不了解,咱们就掰开揉碎聊...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亲戚朋友开口借钱,当初说得信誓旦旦“下个月就还”,结果一年两年过去了,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最后人影都见不着,更离谱的是,某天他突然拎着一筐土鸡蛋出现在你家门口,笑呵呵地说:“兄弟,心意在这儿了,咱这事儿就算结了吧?”
你说气不气?一筐鸡蛋,能值几个钱?当初借出去的可是真金白银,是孩子上学的钱、是老婆攒着换冰箱的钱、是你熬夜加班换来的血汗钱!可人家倒好,拿几颗蛋就想“以物抵债”,这不是欺负老实人是什么?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这种“用鸡蛋还债”的操作,法律上到底认不认?老赖是不是只要送点东西,债务就能一笔勾销?
去年开春,村里王叔借给邻居李婶五万元应急,说是孩子结婚急用,写了个简单的借条,约好半年内还清,结果半年过去,催了八百遍,李婶始终推脱,直到今年清明节,她突然提着三筐自家养的鸡下的蛋上门:“王哥啊,我心里有数,这是我的心意,你收下,咱这事儿就翻篇了。”
王叔气得差点背过气去:“我缺你这几颗蛋吗?我要的是我的钱!”
后来王叔来找我咨询,我问他:“借条还在吗?”他说在。“有没有转账记录?”也有。“她承认借过钱吗?”承认。
那好,案子其实很清晰——债权债务关系成立,对方不能单方面用实物冲抵债务,除非你明确同意。
李婶那一筐筐鸡蛋,在法律上叫“单方履行行为”,但不等于“债务清偿”,你想啊,五万块的债,换成鸡蛋得多少只?按一只两块钱算,得两万五千只!一个人一辈子吃的鸡蛋都没这么多!
王叔完全有权拒绝,并依法追讨本金及利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再看第五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
重点来了——债务的清偿必须经债权人同意,也就是说,哪怕对方送来一头牛、十头猪,只要你没点头说“行,这就算还了”,那就不算还!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换句话说:想用鸡蛋抵债?可以,但得你点头同意,否则,这叫“强行冲账”,法律不认。
我干了十几年民事诉讼,见过太多像王叔这样的人——心软、讲情面、怕撕破脸,可现实是,有些人就是吃准了你不好意思翻脸,才敢一次次试探底线。
我必须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借钱一定要留痕:哪怕亲兄弟,也要写借条,注明金额、时间、利息(如有)、还款方式,最好银行转账,不留现金交易的模糊空间。
接受实物抵债要慎重:如果你实在不想打官司,对方又确实困难,想用实物折价清偿,必须双方签字确认抵债协议,明确物品价值、交付方式,避免日后再生纠纷。
不要轻信“心意”“表示”这类话术:一筐鸡蛋是心意,但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还款,别让情感绑架了你的权利。
及时行动,别拖:很多案子拖个三五年,对方转移财产、人走楼空,执行难度大增,法律规定三年诉讼时效,过了可能连告都告不了。
最后我想说:我们鼓励邻里互助、亲情往来,但绝不纵容“道德绑架式赖账”,你愿意帮人,是因为你善良;但别人赖账,那是他品行有问题,别把你的善良,变成别人践踏你权利的台阶。
下次谁再拎着鸡蛋上门说“咱这事儿就过去了”,你可以笑着接过鸡蛋,然后说一句:“谢谢啊,鸡蛋我收了,但钱的事,咱们还得好好谈谈。”
这才是真正的——有情有义,更有底线。
老赖借钱不还,送一筐鸡蛋就能抵债?这账到底怎么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亲戚朋友开口借钱,当初说得信誓旦旦“下个月就还”,结果一年两年过去了,电话不接、微信已...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