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强制执行的人还可以起诉吗

普法百科60分钟前1
一、

强制执行的人还可以起诉吗

  在探讨被强制执行的人是否还能起诉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中华人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1.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有权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这意味着,即使某人已经成为被执行人,他们依然享有提出异议的权利。

  2.这里的“起诉”和“提出异议”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1)起诉通常指的是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法院对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行为。

  (2)而被执行人提出的异议,则更多地是针对执行行为本身是否合法进行的质疑。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被强制执行的人并不能直接“起诉”执行行为本身,但他们可以通过提出异议的方式,对执行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质疑,并请求法院对此进行审查。

二、

被执行人提出异议手续

  被执行人提出异议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手续。

  1.异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详细阐述异议的理由和依据。这包括认为执行行为存在哪些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以及为什么这些行为应当被撤销或改正。

  2.被执行人需要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异议。这通常需要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完成,并提交相关的证据和材料来支持自己的异议请求。

  3.在提交异议后,人民法院将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对异议进行审查。

  (1)如果认为异议理由成立,将裁定撤销或改正执行行为;

  (2)如果认为理由不成立,将裁定驳回异议。被执行人对裁定不服的,还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三、

被执行人复议流程

  如果被执行人对法院的异议裁定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申请同样需要以书面形式提出,并详细阐述复议的理由和依据。

  1.在提交复议申请后,上一级人民法院将对复议请求进行审查。如果认为原裁定存在错误或不当之处,将依法进行纠正;如果认为原裁定正确无误,将裁定驳回复议申请。

  2.在整个复议过程中,被执行人需要遵循法院的规定和要求,积极配合法院的审查工作。同时,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求法律帮助和支持,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若你对此有疑虑或想深入了解,欢迎在公平法务留言提问。法律之路虽曲折,但公平法务始终与你同行。

分享举报
财产被强制执行完还会影响征信吗
« 上一篇60分钟前
被强制执行后该怎么办
下一篇 »60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