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敲诈勒索?它和普通纠纷有啥区别?
被威胁要曝光隐私?钱还没给就被“拿捏”了?遇到敲诈勒索怎么办?还能反手一击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收到一条信息,说“我知道你上个月在某某酒店的事,别装了,转账五万,不然我把视频发给你老婆...
一、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的区别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存在多方面区别:
- 行为方式:诈骗罪中,行为人主要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处分财产。例如,编造能为被害人办理高额的虚假事实,骗取钱财。而敲诈勒索罪是行为人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基于这种恐惧而被迫交付财物。像以揭露被害人隐私相威胁,要求其支付钱财。
- 被害人心理状态:诈骗罪中被害人是因为被欺骗,陷入错误认识,在意识上是“自愿”交出财物。敲诈勒索罪里被害人是在受到威胁、要挟后,因恐惧而不得不交出财物,并非自愿。
- 威胁内容:敲诈勒索的威胁内容可以是暴力伤害、揭露隐私、损害名誉等,且威胁可以是当场实现,也可在未来某个时间实现。而诈骗罪一般不存在这种威胁。
- 法律量刑:两罪量刑幅度不同,具体会根据犯罪数额、情节严重程度等确定。通常,敲诈勒索罪的量刑会考虑威胁的程度和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诈骗罪量刑侧重于诈骗金额大小。
总之,准确区分两罪,需综合考虑行为方式、被害人心理及威胁内容等多方面因素。
二、诈骗罪什么情况下能立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满足以下情形能立案:
其一,数额标准。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一定数额,就会予以立案追诉。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会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但通常诈骗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就可能认定为“数额较大”,达到立案标准。
其二,行为标准。即使诈骗数额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如果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如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医疗款物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也应当立案追诉。
总之,只要诈骗行为符合上述数额标准或具备严重情节,公安机关就会立案处理。
三、诈骗罪属于什么类型犯罪
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类犯罪。这类犯罪是指故意非法占有、挪用、毁坏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从看,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在我国体系中,诈骗罪规定在分则第五章里。刑法对诈骗罪的量刑根据诈骗数额大小和犯罪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单处;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总之,诈骗罪主要侵害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归类于侵犯财产类犯罪。
以上是关于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的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公平法务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一、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的区别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存在多方面区别: - 行为方式:诈骗罪中,行为人主要通过虚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