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划重点,逾期 贷款诈骗

金融债务34秒前1

收到“逾期贷款涉嫌诈骗”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犯法?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逾期已涉嫌贷款诈骗,我方将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及人身自由。”
短短几句话,字字如刀,瞬间让人心跳加速,尤其当你最近确实有笔贷款没还上,哪怕只是晚了几天,这条短信就像一记重锤,砸得你坐立不安。 但冷静一下——这到底是正规提醒,还是催收的“心理战”?更关键的是,
真的会因为逾期就被定性为“贷款诈骗”吗**?咱们就从法律角度,掰开揉碎讲清楚这件事。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必须牢牢记住:单纯的贷款逾期,哪怕金额再大、时间再长,也不等于犯罪,更不构成“贷款诈骗”

一、先划重点,逾期 贷款诈骗

贷款诈骗罪,在刑法里是有明确定义的,它指的是:在申请贷款时,就抱着“骗钱不还”的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 明明没有工作,伪造收入证明;
  • 捏造虚假的房产信息做抵押;
  • 用别人的身份证冒名贷款;
  • 贷到款后立刻失联、挥霍一空。

这些行为,才是真正的“贷款诈骗”。

而如果你当初是如实填写资料、正常申请贷款,后来因为失业、生病、家庭变故等原因还不上,哪怕拖了好几个月,也只是民事违约,属于合同纠纷范畴,顶多被起诉、上征信、被催收,但绝不会动不动就“移交公安”。


为什么会有“涉嫌诈骗”的短信?

答案很现实:这是某些催收机构或网贷平台的施压手段,属于典型的“恐吓式催收”

他们知道,普通人一听“诈骗”“公安”“立案”这些词就慌,一慌就容易赶紧还钱,把民事债务问题包装成刑事犯罪,逼你尽快还款。

这种做法,不仅不道德,而且违法

根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催收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性语言,不得捏造事实误导债务人,发这种短信,已经涉嫌违规甚至违法。


遇到这类短信,该怎么办?

别慌,按这几步走:

  1. 先核实信息来源
    看看短信是谁发的?是银行官方号码?还是一个乱七八糟的短号或虚拟号?如果是后者,基本可以判定是第三方催收,甚至是冒充的。

  2. 保留证据
    把短信截图保存,包括发送时间、号码、内容,如果后续骚扰升级,这些都能作为维权证据。

  3. 主动联系正规机构
    打贷款平台或银行的官方客服,确认你的实际逾期情况,了解是否真的进入司法程序。任何涉及“立案”“通缉”“逮捕”的事,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短信通知你

  4. 明确拒绝非法催收
    如果对方继续发类似威胁短信,你可以直接回复:“请停止虚假陈述与恐吓行为,我保留向银保监会、公安网安部门举报的权利。”

  5. 必要时报警或投诉
    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银保监会消费者保护局投诉,或者直接拨打110报案,说明遭遇“以贷诈恐”式催收。


以案说法:小李的“诈骗”惊魂记

小李去年因创业失败,信用卡和网贷陆续逾期,某天,他收到一条短信:“您因长期拖欠贷款,已构成贷款诈骗罪,我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3日内不还款将依法追责。”
小李吓得整晚睡不着,差点想东拼西凑借钱还上,但他冷静下来后,拨打了银行官方客服,被告知:目前仅处于催收阶段,未进入司法程序,更未报案
随后,小李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催收公司,经查实,该公司为外包第三方,因违规使用威胁性话术被责令整改,并赔偿小李精神损失费500元。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恐惧源于信息不对称,而法律,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法条链接(真实有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等不当催收行为,不得捏造债务人违法犯罪事实。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朋友们,面对债务,我们不逃避,但也绝不被恐吓。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情绪牵着走,被几句唬人的短信吓得乱了阵脚,你要明白:法律区分“还不起”和“不想还”,前者是困境,后者才可能涉及责任。

如果你正面临逾期,建议主动沟通、协商分期或展期;如果遭遇恶意催收,别忍气吞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真正的法律程序,从来不会从一条短信开始。
而你每一次理性应对,都是在为自己争取尊严和出路。

欠债要还,但不该用恐惧买单。
我是律师老张,愿你在风雨中,依然看得清前路。

一、先划重点,逾期 ≠ 贷款诈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被人打致轻伤,第一步该怎么办?赔偿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 上一篇4分钟前
×
10
2025 10

一、先划重点,逾期 贷款诈骗

收到“逾期贷款涉嫌诈骗”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犯法?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