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曾经连续25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1年的数据,香港的人均GDP达到了4.9万美元,可以在全球排第16位。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民众的生活水平很高,到处都是摩天大楼,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充满着时尚、多元、开放的文化气息。 实际上,香港能发展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被日本占领,经济几乎停滞。50年代后,香港开始搞工业化,纺织业、制衣业、塑胶业实现了蓬勃发展。 但问题来了,香港就是一个小岛,自然资源严重不足,深刻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这时候,中国内地就开始提供帮助,不仅每天运送香港民众所需的生活用品、鲜活冷冻食品,还为香港的工厂提供工业原料、半制成品,降低香港经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到了70年代,香港的电子业、钟表业和玩具业也做起来了,经济又上了一个台阶。 有朋友会问了,香港不是金融中心吗?天天卖手表、卖玩具,能成为金融中心吗? 我们知道,按照香港目前的经济结构,以金融、港务、工商服务、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达93.4%,工业仅占6.5%,农业仅有0.1%左右。 今天的香港金融服务业,在全球是数一数二,但在80年代以前,可以是忽略不计的。它是怎么做起来的呢?答案很简单,靠的就是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 我们天天说,改革开放让中国内地实现了跨越式的高速发展。但大家都忽略了,也正是40年的改革开放,才让香港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如果内地不搞改革开放,经济没有发展起来,香港的金融业是做不起来的,只能天天做做玩具和手表。 中国内地拥有10多亿人的经济市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仅仅700多万人口的香港,就是内地与外界连结的一座桥梁。背靠祖国、面向世界,这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唯一的优势。 香港能有今天的发展,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祖国。如果没有祖国,不说什么金融业,香港同胞每天的“吃喝拉撒”都会成为大问题。因为,香港是几乎没有农业的,蔬菜、肉奶、生活用水、用电等等,基本上都来自内地。 当然,内地也要感谢香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香港为内地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起了一座座的工厂,开设了一幢幢的酒店,兴办了一家家的企业,带来了全球最先进的管理技术、生产技术。 还有很多香港的爱国人士,在香港回归以前,就无偿为内地捐建学校、医院、桥梁、道路,例如田家炳、邵逸夫等人。 覆言认为,客观来说,在经过40年的发展后,中国内地对于香港的经济依存度,是降低了的。如今,内地即使不通过香港,也能与外界进行很好的交流、贸易。 但香港不一样,“东方之珠”是离不开祖国的。根据维基百科2021年的数据,在香港的进口贸易伙伴中,内地占比45.8%,出口贸易伙伴中,内地占比59.5%,这是非常高的依存度。 事实证明,“东方之珠”若是远离祖国,注定会变得暗淡无光;只有紧靠祖国,才会永葆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