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郑琳 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就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30号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民国时期的别墅,由一幢平房、一幢二层楼房组成。在这座陈列馆门口,有一堵宪法宣誓墙,墙上刻有国家公职人员就职前进行宪法宣誓的誓言。暑假期间,许多杭州的中小学生前来参观的时候,都会在这堵墙前举起右手,体会公务员庄严宣誓的感觉。 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哪一年(红色宝藏·走进红馆学党史⑫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讲解员童昆琳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陈列馆已经接待观众23万多人次。 由浙江省社科联和钱江晚报共同推出的“红色宝藏·走进红馆学党史”系列报道,本期讲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故事。 毛主席在杭77个日夜 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陈列馆的序厅中,汉白玉雕刻成的毛主席坐像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国著名雕塑家杨奇瑞先生创作的,主席深邃的目光和生动的面部表情,向我们展现了伟大领袖在开国初期那种意气风发和“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气定神闲。 坐像后面的背景墙上,是主席当年在来杭州的火车上对随行人员说的一段话:“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一座城市和一部大法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序厅走入一边的会议室,这就是起草宪法时的办公地。建国后,这里曾是浙江省委领导的宿舍,在宪法草案初稿“西湖稿”起草期间,毛主席和宪法起草小组成员经常在此召开会议讨论宪法草案的具体内容。 会议桌是当年用过的原件,室内的陈设都是按照当年的旧貌复原的。会议桌上摆放了茶杯和铅笔。茶杯的名称叫“政权杯”,俗称“拳头杯”,是建国初期景德镇的工艺大师为新政权的诞生而创作的。“政权杯”的盖钮,是一个紧握的拳头,象征着广大人民群众欢庆革命胜利和团结一致建设一个新中国的坚定信念。“政权杯”的手柄,是镰刀和锤头连接在一起,象征着工农联盟是新政权的基础。 在毛主席当年起草宪法的办公室里,大部分家具都是毛主席当年使用过的原件。墙上悬挂的大照片,是1953年底毛主席在来杭州的火车上拍摄的,当时正逢他的60周岁生日。 在“西湖稿”起草期间,主席住在刘庄,每天下午3点从刘庄出发到这里来办公。办公室的桌子上、柜子里,摆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其中包括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还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译本。这些都是当时主席阅读研究的内容,起草宪法参考的资料。 毛主席爱抽烟,他一坐下,这间办公室的窗口就开始冒起缕缕青烟。主席还喜欢喝杭州的龙井茶,然而他工作结束离开后,茶杯却总是空的。原来,他喝完茶水后,连茶叶也掏出来吃了。他说茶叶有营养,倒了可惜。这些生活细节,处处体现了主席奉行一生的勤俭和节约。 毛主席一生曾53次到浙江,在这里度过了787个日日夜夜。主席当年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喜欢上了西湖,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每次到杭州,主席总是说:“到家了!” 这一次在起草宪法的77天时间里,主席爬了西湖周边30多座山峰,体重减轻了将近10斤。从那以后,主席每次来杭州都要爬山,足迹踏遍了西湖周边的大小山峰,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诗句。 展柜中陈列的1993年第6期《党的文献》,发表了《五律·看山》《七绝·五云山》《七绝·莫干山》《七绝·观潮》,共四首诗。这四首诗,都是毛主席在杭州创作的。主席在杭州爬山的时候,工作人员用竹子给他做了一根手杖,他就一直留在身边使用。 全票通过!全国四分之一人参与讨论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探索着能有一部自己制定的、真正管用的宪法,保卫国家、捍卫权利。 民国时期,各种版本的宪法文件先后推出,各种政治势力轮番上场,但究其实质,他们都不过是想用宪法的形式装点门面,维护旧势力的反动统治,最终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为中国人民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1931年至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延安等地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和《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它们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于确立建国初期的大政方针,巩固新生的政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法治保障作用。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宋庆龄等32人为委员的宪法起草委员会。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宪法的起草和讨论工作是在京杭两地同时开展的。纪念馆中展示了杭州和北京两地往来的11封电报和信件的手稿。大部分是毛主席从杭州发往北京的,也有刘少奇从北京发往杭州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这个宪法草案所以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我看理由之一,就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 “西湖稿”完成后,3月23日,毛主席主持召开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宪法草案初稿》。在这次会议以后,宪法草案由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中央和地方领导机关、社会各方面代表8000多人进行广泛讨论,提出了5900多条意见。这些意见,被汇编到《宪法草案初稿讨论意见汇辑》中,共25本。1954年6月,毛主席连续主持召开宪法起草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并提出了“搞宪法是搞科学”这一著名论断。 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又经过全国人民历时2个多月的讨论,全国各界共有1.5亿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了宪法制定,这在世界制宪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其实,当时我国不少地方遭遇特大洪灾,各地都在组织抗洪,很多地方是在防洪堤坝上组织民众进行讨论的。洪水冲坏了公路、铁路,讨论意见便用油纸包裹好,通过飞机空运到北京来。 根据毛主席关于“能看的人看得懂,能听的人听得懂”的要求,宪法草案的宣传也做到了因人施讲。纪念馆的展柜中,有两本宪法草案宣传提纲,分别针对城市干部群众、农村干部群众进行编写,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展柜中还有6月1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全国人民讨论宪草意见汇编》,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经过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梳理汇总后,共出了十四辑,汇编修改意见总共是16193项。 经过如此广泛和深入讨论的宪法草案,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就是表决通过宪法。 1954年9月20日下午,周恩来同志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1197张,同意票1197张。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天的《人民日报》整版报道了宪法获得全票通过的盛况。 为了宣传好这部宪法,当时宪法文本被印制成各种不同国家和民族语言的版本。展柜中间两本红色绸缎装帧的是国礼版,被译成英文版、俄文版等赠送给其他国家的首脑,此外还有朝鲜语版、日文版、西班牙文版等。 五四宪法正式公布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国人民都以欢欣鼓舞的心情来庆祝宪法的颁布。为了纪念这一盛事,当年很多人给孩子起名叫“宪法”,一时之间,“李宪法”、“王宪法”遍及大江南北。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截至2016年8月,我国叫宪法的人共有10689人,其中浙江305人,杭州市100人。 五四宪法的颁布和实施,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性推动作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