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均属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因此,劳动者被拖欠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属于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其性质为案件审理中的证据材料,而非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必备材料。
既然劳动合同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最有效的证据,那么,如果没有签劳动合同,该怎么办呢?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
上述法律规定需要提供的证据,大家会觉得有点难理解。简单而言,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提供以下证据:
1、搜集工资条或工资发放清单(最好有单位盖章);工资的银行转账、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等工资发放记录。
2、如用人单位已经为劳动者缴纳过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保局或者支付宝社保查询功能打印社保缴纳证明。
3、劳动者填写过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工牌”、“工装”等能够证明职务职位身份的证件。(最好有单位盖章)
5、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考勤表、出勤卡等,最好有单位公章)、网络软件考勤记录,如钉钉等。
6、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与其它单位或个人签订的文件等。(最好有单位公章)
7、有记载劳动者名字的用人单位的各种书面文件。如用人单位下发的含有劳动者名字的各种通知、工作任务单、任命通知书、介绍信、签到表等书面资料。(最好有单位公章)
8、劳动者与单位相关人员的QQ、微信或手机短信等各种聊天信息的记录,聊天记录需要可以证明聊天的双方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
9、同事出具的证人证言;但此类证据需注意的是,出具证言的同事需要到庭作证;同时,该同事需要自己有证据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10、录音、录像等电子数据。录音最好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协商谈判双方劳动关系、工作内容等相关事宜的录音或者录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经过上述分析后,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是不是有了基本的了解呢?如果有不懂,欢迎点赞关注并私信留言!
声明:本站为个人程序内部测试网站,所有的文章均为测试,不对外运营,如文章内容不小心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箱投诉 wplhsf@163.com 收到后立马删除!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