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中最为明显。甚至可以说是“代代相传”的,这种理念总是由先出来务工的人,把其当作是在外务工的秘诀,口授给新人的。 我认为造成这种奇怪局面的原因有三点: 我们HR在考中级人力资源经济师的时候,有一块重点中的重点,那就是马斯洛提出来的《层次需求理论》。马斯洛在他的理论中指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特别指出,人只有满足了低一层次的需求后,才会去追求高一层次。对于年轻人来说,特别是刚刚工作的年轻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如何不再花家里的钱,如何可以经济独立,这是年轻人首先要满足的需求。 而五险一金,在马斯洛的理论里排在倒数第二层,即安全需求。简单地说,按照这个理论,人在没解决基本的经济独立前,社保、公积金那是根本不会纳入考虑范围的。 再通俗点讲,每月收入都不够花,谁会想着养老呢,眼下自己都养不活!所以年轻人这样想,有错吗?能说目光短浅吗? 为什么保险经纪喜欢老板、老总,这些有钱人?因为有钱人,早就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他们可以花重金给子女买理财类保险,给自己买养老类保险。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月工资够自己生活就很不错了,哪有闲钱买商业保险。 如果年轻人在初入职场时,就养成了不买五险一金,先赚钱养活的观念,久而久之就会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当中,即使日后有了成绩,收入变多,也会忽视五险一金,甚至认为五险一金是一种累赘。 对于普通人,特别是落后地区的人来说,五险一金是对大家最公平的基本保障,是法律赋予每位公民的权益。 养老保险,保障我们晚年老有所养。 医疗保险,保障我们有病能医。 工伤保险,保障我们工作中出了意外,能最快得到基本的保障。 失业保险,保障我们在失业时,医保不断缴,有一笔基本生活费。 生育保险,保障我们每位公民基本的生育权。 公积金,保障我们能买得起房。 有钱人可以存一大笔钱养老,可以请最好的医生看病,可以全款买房。普通人呢?如果连五险一金都不抓住,一旦遇到困难,又拿什么保障自己和家人呢? 可悲的是关于五险一金,有钱人看得明白,越缴越多,而普通人越来越地选择放弃。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普遍情况,作为员工对五险一金的漠视是一种原因,还有一种原因是企业故意扭曲员工对五险一金的认识。 1.散播五险一金无用论 比如医保不能异地就医。现在在本地交这么多社保没用,以后回去还是得按当地低标准领养老金等等。给人一种交社保没用的错觉。 2.五险一金从工资里全额扣 有些公司在工资构成上做手脚,比如不用交社保,月薪5000元,要交五险一金,每月扣2000元。要是提公司缴纳部分,不能由个人承担,公司叫你直接走人。 3.放弃五险一金给补贴 有些公司提出,放弃五险一金,公司每月给几百元补贴。很多人一合计,缴纳五险一金,一个月工资要扣去好几百,而放弃五险一金,能拿到好几百,果断选择了拿补贴。 当然还有不少企业连手段都懒得耍,直接告诉应聘者,本企业不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爱干不干,有人排着队干。 正所谓“人穷志短”,如果收入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怎么可能去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买房问题,治病问题等等呢?有钱人花钱投资、花钱买保险,那也是在有足够的收入后,才去做的。所以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收入过低造成的。 其次是大家对五险一金的不了解,和认识有偏差,给企业钻法律空子,带来了可能性,从而进一步造成了这种年轻员工不愿缴五险一金的现象。 国家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五险一金,就是国家为了人民可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所使用的方法之一。 关于五险一金,你愿意缴纳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