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在所难免,员工若是在工作中遭受了工伤,作为用人单位理应对劳动者给予一定的补偿。但生活中,难免会有些企业因为员工发生工伤,而将其解雇,不想承担法律责任。但用人单位如果这样做的话,不仅寒了员工的心,也将受到法律的制约。
所以,用人单位,应该在公司的员工发生工伤后,给予一定的照顾,但若是因工伤而解雇员工,则需承担法律责任。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工伤相关的法律知识点:
01 工伤后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工伤离职后有哪些补偿(用人单位是否需要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用人单位是否应向因工伤残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应依据这些条款做出判断。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02 员工发生工伤待遇标准
1、丧葬补助金=上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2、一次性抚恤金=上一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亲属抚恤金标准。
夫妻双方=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40%,其他亲属=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30%
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而死亡的伤残职工,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其直系亲属可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03 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工伤待遇
1、职工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个月内发放工资。
2、从第4个月起停止发放工资的,每月由工伤保险基金向所供养的亲属支付受抚养的亲属抚恤金。
3、生活困难的,可预支50%的一次性工亡津贴。
4、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职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04 被公司强迫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用人单位没有根据劳动合同规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例如,强迫员工休假、“停工”,可被视为未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提供劳动条件。
2、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超过工资发放日仍未支付工资,加班费支付不足等。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未缴纳社会保险或其缴纳标准低于法定标准的用人单位,属于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有悖于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劳动者权益造成损害的;例如,规定加班不支付加班费、未经公司批准不得辞职等。
5、劳动合同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无效的;主要是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方式或者乘人之危,一方违反劳动合同,另一方违反了真实意思,用人单位免除其法定责任,解除劳动者权利的;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规定。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注:根据上述违法情况,劳动者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违法情况解除劳动合同。
7、用人单位以暴力手段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其工作,或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时,员工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须事先通知用人单位。
对于因工伤而被用人单位解除的劳动者,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应当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员工为公司尽心尽力地工作,若是遭受工伤时就被公司解雇,着实不太合理。作为用人单位,确实不应如此绝情。所以,当员工发生工伤时,要主动承担起理应承担的责任,及时慰问员工,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更加死心塌地为公司工作。作者:优宝杖法务服务平台(合同审核、合同撰写、企业法务服务等都可以去优宝杖官方网站咨询)
声明:本站为个人程序内部测试网站,所有的文章均为测试,不对外运营,如文章内容不小心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箱投诉 wplhsf@163.com 收到后立马删除!
点赞 0